第220章 一气化三清!
许久许久。
张福生最终只是写下。
【会的】
旋而有字迹回应——【那就好】。
张福生怔怔出神,忽而怅惘一叹。
现在每每过去一天,魏圣所在的‘未来’,也随之过去一天,
他询问过,魏圣所在,是一万年之后。
换句话说,无论如何,自己与祂将永远相隔一万年,祂也永远见不到自己,
对祂来说,祂的师父永远在一万年前的那天消失不见。
“只是.”
张福生呢喃自语:
“为什么会有这种事发生?未来模糊不定,时时刻刻都在变,但为什么偏偏灵竹的这一种未来可能,留存了下来?”
他不明白。
张福生抿嘴,回到八景宫,端坐蒲团,无穷高的位格加身,尝试开始进行演算、推论。
他动用太易篇,眼中浮现出斑斓星光丝线——那些是因果。
借助元始古经的太易篇章,
借助蒲团的无穷高位格加持,
伟大天尊的目光投射出八景道宫,落在彼岸归宿之地上,尝试洞悉。
他竟真有所得。
“我看到了因果.错乱的因果。”
张福生呢喃自语,入门层面的太易篇章依旧很不俗,毕竟是元始古经的一部分!
再加上位格加持,很多事物的因果竟都可以模糊看见。
从自己当初想要收灵竹为徒的冲动开始,张福生一点一点的追溯、分析、洞悉,
时间流逝,他竟开始得出一个很恐怖的结论。
张福生忽然大彻大悟。
“灵竹之所以拥有能端坐至圣天位的资格,是因为.我收她为徒!”
“因为,我背负太清的号,老子的名!”
“我明白了。”
张福生闭上眼睛,彻底明白了过来,自己当初收徒的强烈冲动,的确是因为彼此有缘份。
但这缘分的起因,却是来自一段被颠倒的因果。
大彻大悟之中,太易篇那层牢不可破的瓶颈,开始悄然松动,
张福生对因果的领悟,也越发的深邃。
伟大天尊端坐在蒲团之上,眼中的道道丝线越发的繁奥,诸事似都在祂眼中沉浮。
祂看到了这一段因果的起始。
“若以正常因果而论,本该是我收魏灵竹为徒后,她才会具备端坐至圣天位的资格,进而被放逐至九幽之地中。”
“但是。”
“如今却颠倒了,正因为她具备至圣天位的资格而被放逐,我才会与她有大缘分,进而一定收她为徒。”
张福生拍案,轻声呢喃:
“倒果为因。”
“魏灵竹的未来钉死了,注定成为古圣,注定在黄泉中浸泡无数年,注定在彼岸丛中与现在的我进行交谈。”
“于是,先有了未来,再有了现在。”
“因果颠倒了。”
张福生闭上眼睛。
太易篇悄无声息间,已然破境,终究小成。
他对因果之道的领悟突飞猛进,此刻借助无穷高位格加持,竟看到更深!
“从我借助奈何桥,锚定彼岸丛的那一刹开始。”
“魏灵竹的未来,才一同被钉死,注定会浸润入黄泉河中,被锁困在彼岸丛的一旁。”
“而未来既已定死,从原本的【果】成为【因】,而我收她为徒,也就从【因】成为了【果】。”
他惊叹,颠倒因果,倒果为因
因果之道,竟玄妙至此!
只是,这种倒果为因,是如何形成的?
闭眼,再睁眼。
抬起手来,手掌之上浮现出玄而又玄的莹莹光辉。
太易篇章,小成,悟【掌沾因果】。
走下蒲团,降临河畔彼岸丛。
落字。
【七十二圣贤法,是否有谬误?】
古圣做答。
【有,过于冗长了,被平白添了很多弯路,真法由我书写给您】
一片大妙经文在泥土地上缓缓浮现。
【十圣经】
七十二圣贤,砍为了十圣,只需要十座洞天供养,难度大幅度减小,但玄妙却大幅度提升。
张福生离去,找到魏灵竹,同时也将老夫子呼来。
在两人困惑的目光中,他舌绽莲:
“且听我说法。”
一部十圣经,从无到有,娓娓道来。
这是本时代从未出现过的法与妙,根源在旧世,但却又在未来被钻研、补全,
最终,于此时此刻,借由张福生的口,一点一点的叙出!
初讲之时,就竟已浮出种种异象,一道道圣人虚影在四周虚空乍现,
张福生每吐露一字,圣人虚影便微笑一分,飘起的仙葩、天、金莲等,也都更盛放一分!
老夫子静静聆听,神情从最开始的困惑变的惊愕,然后是震怖。
“妙,妙!”
他赞不绝口,听的如痴如醉:
“十圣经我若早年便得此经文,至于今日,早已登神!”
老夫子睁眼,目光炯炯有神:
“世尊,这是我儒教真正的大妙之法,您从何得来?”
张福生笑而不语,一通说法,天乱坠,地涌金莲。
等到大经叙尽之时。
无论是老夫子还是魏灵竹,已然彻底沉浸在至法至妙当中,久久无法自拔!
许久。
两人睁眼。
魏灵竹郑重做拜:
“多谢师父,赐我至法!”
而老夫子,竟也持礼,而后口呼——“老师。”
如今的儒教教义虽然被歪曲了,但一些根子上的东西依旧还在,
对于无论古圣派还是天理派的教徒来说,道理都是相通的。
师者,大也!
张福生深深的看了老夫子一眼,却竟颔首,应许了老师的称谓。
他再闭眼,走入彼岸丛,问——【你还在么?】
古圣做答。
【师父,我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