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 第193章 这简直是现实版悲惨人间啊!【求双

第193章 这简直是现实版悲惨人间啊!【求双

第193章 这简直是……现实版悲惨人间啊!【求双倍月票】

张飙回到官宿后,没有立刻开展行动。

他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计划,发现似乎少了重要一环。

之前的‘讨薪’运动,加上后来的‘审计’风暴,虽然有他‘求死’的主导,也有对这个世界底层苦难的宣泄,但说白了,主要还是人的共鸣。

如果那些人没有真的受苦受难,他们是不会跟张飙一起疯狂的。

就好像现代社会,大家有肉吃有衣穿,你说咱们去造反,别人只会拿你当神经病。

所以,上层的设计图有了,还需要构建下层的地基。

想到这里,张飙又想起了沈浪他们五个。

如果老朱他们都记得自己,那沈浪他们五个,绝对不会忘掉自己。

可是,现在去找他们,明显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距离朱允炆被册立皇太孙,还有一天的时间

“嗯!必须要在一天之内,将声势搞起来!搞得老朱措手不及!搞得大朝会开不下去!”

“不过.”

张飙沉吟了一下,略微有些古怪的嘟囔道:

“老朱现在还有心思开大朝会吗?”

“皇长孙死得不明不白,作为最大的受益者,皇次孙朱允炆,他是真的一点也不怀疑?这不合理吧.”

“况且,就算朱允炆年纪小,不可能搞这种事,那他母妃呢?吕氏总脱不了干系吧?”

话音落下,张飙猛地想起一件事,然后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记得,吕氏是洪武十六年被太子朱标扶正的,而朱雄英是洪武十五年死的。

虽然时间上相差了几个月,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朱雄英活着,她是不可能被扶正的。

只有朱雄英死了,没有嫡长子了,他的儿子朱允炆,才有机会成为名义上的嫡长子。

【这么看来.她确实有很大的动机啊】

张飙摸着下巴,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但是,以老朱的疑心,这种情况,他不可能想不到。

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处置吕氏呢?是因为吕氏真的无辜?还是为了朱允炆,将这件事刻意无视了?

毕竟在他眼中,朱允炆还是挺不错的,否则也不会为了朱允炆大开杀戒,掀起《蓝玉案》。

可惜,他终究还是老眼昏,看走了眼。

朱允炆在他面前是“至纯至孝”的皇太孙,他一死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完全是两个人设。

【哎,老朱家的事太狗血了,一个比一个离谱.】

【子子孙孙,就没多少好东西.】

【不过,你们家的事,你自己去查吧,我还要干我的正事!】

想到这里,张飙甩了甩头,尽量不去想老朱家的事,然后从床上站起来,准备去吏部和户部走程序,挂牌《大明反贪局》。

他要用反贪局的名头,让老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毕竟在他眼中,老朱就是大明最大的蠹虫。

特别是老朱的内帑,跟‘蠹虫孵化器’没什么两样。

然而,就在他刚走到房门的时候,房门却被突然敲响了。

“咚!咚——”

一阵房门被敲击的声音后,传来了一道略微焦急的呼喊声:“张青天,您在家吗?我们找您有点急事!”

“嗯?”

张飙微微一愣,心说他们怎么来了?当真不怕死啊!

之前那几名伤残老兵过来,他就告诫过他们,以后不要来了。他们的心意,他都知道。

而且他们透露给张飙的消息,都是人所共知的消息,也算不得违禁。

所以,张飙觉得老朱应该不会为难他们。

但往后就说不清了。

毕竟跟‘疯子’张飙牵扯的人,以老朱的病态心理,很难做到全部都容忍。

沈浪他们五个,就已经是老朱的底线了。

可是,人都来了,似乎还很着急,张飙又不可能视而不见.

一时间,张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

“张御史应该不在,哎,我们死定了”

“妈的!大不了跟他们拼了!反正老子早就不想活了!”

“别啊老周!你老婆孩子怎么办,他们”

“嘎吱——!”

就在几名伤残老兵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房门被轻轻地打开了。

“几位老哥,进来说话!”

熟悉的声音,传入了几位老兵耳中,使得他们不由浑身一颤,几乎是带着哽咽的转过身:“张御史”

“行了,废话少说,快进来!”

张飙摆了摆手。

几位老兵面面相觑,很快,他们就悄无声息的进了张飙房间。

“怎么回事?不是让你们别来了吗?”

张飙环顾几人,开门见山的问道:“怎么还要死要活的?”

几名老兵互相对视一眼,随后由那名独臂老兵道出了原委。

原来是老朱制定的军籍问题。

一旦入了军籍,就是世代军户,子子孙孙都得当兵。

想脱籍?比登天还难!

家里男丁死了,就要从子侄、甚至同族里勾补。

那些当官的,就借着‘勾补’的名义,强拉壮丁,逼得人家破人亡。

“我那外甥,正在家种地呢,突然冲进来一帮官差,二话不说就把他捆了,要押送到几千里外的甘肃去当兵。理由是,他一个连名字都记不清的远房祖父,是军户。”

“我们村出了个逃跑的军户,结果全村连坐,村长都被流放三千里了!”

“这世道,简直没法活啊!张青天!”

“是啊,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

听到几名伤残老兵的唉声叹气,张飙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或者安慰他们。

不得不说,老朱搞的这个卫所制,真的是个‘天坑’。

那么,什么是卫所制?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给当兵的分田地,平时你们是农民,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战时你们就是战士,抄起家伙保家卫国。

国家出装备,你们自己解决工资和口粮。

听着是不是特完美?简直是明朝版的‘铁饭碗’,自带编制还包分配田产。

按《明太祖实录》的说法,每个军户家庭能分到50亩地,连耕牛、种子都给你配齐。

洪武初年,这套系统运转得那叫一个‘溜’。

九边军屯一年能收两千多万石粮食,边防军吃饱喝足,还能有点结余。

那时候,当兵是个光荣的职业,是真正的国家柱石。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谁能想到,这个老朱亲手设计的‘完美闭环’,在短短几十年后,就成了一个吞噬无数家庭、绵延近三百年的巨型天坑。

问题出在哪?就出在两个字:人性。

朝廷说地是给军户种的,可地契呢?牢牢攥在各级军官和官府手里。

这就好比公司说给你股份,但股权证永远在老板的保险柜里。

时间一长,这地就成了长官们的私产。

正德年间,大太监刘瑾,一个人就霸占了一万多亩军田。

什么意思?三百多个本该保家卫国的军户家庭,一夜之间,从国家公务员变成了给他家打长工的佃农。

他们种出来的粮食,不再是军粮,而是太监老爷的私产。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你以为当兵的只需要种地守城?太天真了!

长官们把他们当成了免费的‘万能工具人’。

修豪宅、运私货、甚至给长官夫人带孩子,都得士兵上。

成化年间,延绥镇的士兵就吐槽:

【三日一小役,五日一大役,不知吾等是兵是奴?】

这哪是保家卫国,这分明是卖身投靠。

更要命的是,九边那地方,很多都是鸟不拉屎的盐碱地、沙漠戈壁。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都中状元了,你告诉我这是西游?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大明盛世:逆天改命朱雄英 披着人皮的巫师 精灵:同时穿越,这个小智太全能 港娱:我的特效无可匹敌 我能提取万物信息 网球:他实在太听劝了! 我的时代1979! 极道武仙:从下海採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