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捏着奶的手松了松,纸“哗啦”响了声。
她忽然抬头,眼里的雾散了,也亮了:“成军哥,那你以后得常写信,跟我说上海的电影好不好看,说复旦的学堂大不大。”
“一定。”许成军往她手里塞了把五香豆,“走,占位置去。听说《甜蜜的事业》里的婆婆可厉害,你可得学着点,以后嫁了人可别受欺负。”
“成军哥!”杏红着脸捶了他一下,“再胡说我就不理你了!”
《甜蜜的事业》是改开初期极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由谢添执导,李秀明、李连生、马琳等主演,于 1979年 1月 1日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与两年后上映的《喜盈门》在题材、风格上形成呼应。
影片以轻喜剧形式,讲述南方甘蔗产区农民田大妈从执着想生男孩,到逐渐转变观念的故事。她支持女儿专心甘蔗育种事业,一家人打破旧思想,倡导“生男生女一个样”的新风尚,在家庭温情与事业追求中,传递了计划生育的时代理念。
至于许成军说《甜蜜的事业》里的婆婆厉害那就是纯扯淡了,首次在许家屯大队部放映,大家不都没看过么不是?
杏为什么躲着没见他,其实无非是心思被拆的害羞,再就是杏娘想来探探口风不让杏出来罢了。
农村里的这点事,有时候也没必要说的太明白。
别把农村人想的又坏又傻,这片土地的农民们有自己的智慧。
在来到1979年创作之初,许成军就对自己说:要理性看到中国农村社会,有坏人那就一定有好人,有蒙昧那就一定有进步。
严防死守进入部分作家的文学三大窠臼:农村的粪坑,文盲的豪车,女人的裤裆。
晒谷场的银幕刚暗下,有人就忙着搬板凳起身,许家屯的议论声混着蝉鸣漫开来。
二柱子媳妇正给娃扯衣襟,抹了把眼角笑:“唐二婶盼儿子那股劲,前年报生时我夜里也梦过。”
蹲在草垛上的许老实磕着烟袋:“人家城里都讲‘生男生女一个样’了。”
姑娘们哼起《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下红纱巾似的衣角翻飞。
“成军哥,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吧!”
“肯定会的。”
“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去大城市看看.”
“哥支持你!”
在许家屯知青点,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许成军就跟着队里的驴车去公社做汽车回老家了。
钱明也跟着,他家也在东风县,他父亲钱朝生跟许成军父亲许立国是一个学校的老师。
成军他爸好些,是校长~
不过有些东西来的也更狠,所以许成军前身也很少跟人提起来这茬。
“快到家了,快看,成军!”
许成军一抬头就看见砂石路被正午的日头晒得发烫,大巴碾过扬起的尘土里混着青草气。
车窗外的玉米地已近成熟,饱满的穗子垂着红缨,青纱帐间有农人挥着镰刀割猪草,草帽沿淌下的汗珠砸在干裂的土路上。
临近县城,土路渐宽成碎石官道,道旁新栽的白杨树叶片被晒得打卷,树干“包干到户”的红漆标语经夏雨冲刷,边角已泛出浅粉。
车头拐过青砖水塔,县城牌坊撞入眼帘,木柱漆皮剥落,“东风县”金字在阳光下晃眼。
牌坊下小贩挎着竹篮,绿豆饼热气混着汗味,穿蓝布褂的孩童光脚追车,黄尘中砖窑厂的烟囱正吐着灰白烟圈,与天边流云融在一起。
八十年风雨,不过稻子熟了一百六十次。
文青不对,但是说真的,许成军“近乡情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