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
小慈心惊胆跳地问:“你不会想把我杀了,拔毛吃肉吧?我瘦,没几两肉,况且乌鸦肉可不好吃!”
陈晋哭笑不得:“说啥呢?乱七八糟的,赶紧去城外瞧瞧,看石师傅回来了没。”
“得令。”
小慈连忙飞了出去。
……
石奇峰驾驭着空马车回来,已经是第五天的下午了。
那天晚上救下王复一家后,他便充当保镖兼车夫,护送对方离开茂县,前往宜县。
这条路并不好走,尤其是走夜路,容易撞到剪径的贼人,而或别的什么东西。
故而王复他们要在亭驿过夜,而不敢继续远行。
不过有石奇峰护送就不同了。
他虽然老了,也残了,但对付些流寇山贼,豺狼野兽不在话下。
一路有惊无险地进入宜县境内。
相比茂县,宜县要小得多,也穷得多,遍地穷山恶水,民风颇为彪悍。
而王远山之所以选择到此,皆因这里还有王家的产业。
其能打拼挣下这么一份殷实家业,自身自是有些本事手段的,更懂得“狡兔三窟”的道理。
只无奈此番碰上个不讲道理的,那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所谓的“富足体面”,所谓的“八面玲珑”,在滔天权势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其实他不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只是没想到会降落到自家头上。
事先毫无征兆,本来都谈得好好的,正把酒言欢呢。
但说翻脸就翻脸,没有一点反应的余地。
这就是有心算无心。
王远山算得上“老江湖”,早知道权柄的威风和厉害,是以那么多年来,他一直望子成龙。无论如何,都要儿子王复考到功名。
他甚至已经打算好,如果王复真得考不中,就寻个机会,大价钱,走通门路,给儿子捐个监生来当当。
天可怜见,到了今年的院试,王复终于考过了,获得梦寐以求的秀才功名;
本以为时来运转,王家将更上一台阶,万万没想到命运弄人,差点万劫不复,家破人亡。
小小的一介秀才,根本不足以成为依靠,说革除就被革除。
所以要继续考,考中举人,乃至考中进士,才有真正的立足之力。
只无奈,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摆在眼前的路,最重要的是活着,好好活下去。
儿子这一辈子毁了,但还有孙儿辈。
王复的儿子王信素有天资,小小年纪,就表现不俗,最起码比父亲王复要好得多。
有了这一份信念支撑,王远山很快重新振作起来。
宜县的产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好好经营的话,全家过上小康没问题。
他最为担心的是,如果赵县令知道他们一家老小没死,会不会追杀到宜县来。
石奇峰道:“根据那名亡命之徒的口供,他们做完事后会毁尸灭迹,然后逃之夭夭,并不会回去汇报。所以目前为止,你们都是安全的。但日子久了,走漏风声的话就不好说了。毕竟两县相邻,挨得太近,所以最好还是把产业变卖,折现,再换个地方去。”
经过考虑,王远山接受了这个建议,他本希望能让石奇峰留下来,条件任提。
可石奇峰一口回绝,帮忙处理好些事,就赶着马车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