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又过一两日,小舟渐进,猴儿於小舟上无所事事,偏偏又是个好动好思的。
於是常常回忆那日和曹空的对话交谈。
忽的,猴儿拍了自己脑袋一下。
“哎呀,我真笨,什么有缘无缘,拜了师不就有缘了,当初不应该喊神仙,应该直接叫师父。”
说罢,心道:
『日后再遇神仙,管他怎么说,我就直接喊师父,若是碰到个麵皮薄的,说不准真能成,毕竟有枣没枣,总要打两桿子。』
再一日,猴儿被清明风送至西北岸,正是南赡部洲地界。
那常暖此身的清明风已隨之化无,猴儿呆呆望向西北方,作了一揖。
自此,猴儿入阎浮世界,穿人衣,摇摇摆摆,穿行州府之中,学人礼,说人话,常看常思。
此行也免不了波折,朝餐夜宿,也曾遭人覬覦,更是饿过肚子,被人打骂。
好在猴儿聪颖有力气,遇艰难险阻而渡,心志不曾动摇。
一心欲访那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
······
且见那西牛贺洲,有一山,名为灵台方寸山,山中有一洞,名为斜月三星洞。
洞中有一老神仙,名为须菩提祖师,其於若干年前,便居此山中,开府收徒,如今自此山走出的徒弟,不计其数。
只是,眾弟子多出而不復还,唯有一道人,常伴祖师於三星洞中。
此道人位於祖师之下,本在参道打坐,推算己身何日可化生人间,忽心有所感,遂心运而算,望向南赡部洲之处。
道人笑道:“祖师,缘法已至。”
祖师高坐蒲团,望向广雍道人,道:“不急,且让他在阎浮世界打磨一二,洗去一身野性。”
广雍道人頷首,他知祖师本事,纵然自己於占卜之道得了正果,可比之祖师也弗如远甚。
祖师又看向广雍道人,眸有微憾,不曾想,当年的童儿,走至如今一步,心性最合乎他,可惜,玄关无悔。
广雍道人笑道:“祖师放心,先前我已寻至有缘人,徒儿定能在这一会元,重修大道,以成道果。”
祖师微微頷首。
“祖师,不好奇我寻的是何人,不欲与其见上一面,那人当真是惊艷啊。”广雍道人继而笑道。
岂料此话说出,须菩提祖师面露一笑:“虽未身见,却已神见。”
广雍道人面色微怔,自己不过隨意一提,可祖师却早知其人,甚至以神去见,这与祖师深隱天地的性子不符啊。
“祖师多有欣赏?为何不以身相见?”
祖师道:“缘法未至。”
······
猴儿行於南赡部洲,歷经世事,曹空亦於东海之上,御风欲归。
此番遇猴儿,心中多喜悦,果是缘法。
不过,曹空自詡,给了一救命毫毛,送了一帆风顺,算不得什么,当年的善缘还未曾了结。
遂从袖中取出一物,乃是一石罐,昔年於黄风相遇时,其所“赠”。
那猴儿日后是个无法无天的主,或可以此物,解他身上一疾。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