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到身边还有一大堆人,终究不好意思。生怕说出来后,会被人嘲笑。
“不想当导演的摄影,不是好摄影。”
李子成挪用了拿破崙的名言,一下子就让张一谋红了眼眶。
他来自贫穷的黄土高坡,但也有著老秦人的坚韧和顽强。古拙的表面下,是一个旺盛的进取之心。
整个摄影系里,他是唯一一个勤快往导演系课堂跑的人。
有的时候,他的行为甚至不被人理解,经常能听到嘲讽之声。
面对这种情况,张一谋没有用语言反驳。
他也不是一个语言上的强者。
他只会闷头去做,或许只有出了成绩的那一天,才是他扬眉吐气之时。
可不管怎么说,人最难得是知己。
听了李子成的话,张一谋千万言语都涌到了喉头。想要一吐为快,偏偏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李子成不用他开口。
“要想成为一个好导演,讲故事的能力是首要条件。跟著有经验的前辈好好学习,期待你能讲出自己故事的那一天。”
趁著这些第五代导演还没有入行,先行给他们灌输理念,这將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陈凯戈等人怒气冲冲而来,欢欢喜喜而去。再说起李子成时,每个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至於多少年后能反应过来?
那已经不重要了。
李子成回到招待所,结果被管理拦住,告诉他巴老打来电话,让他马上去一趟国谊宾馆。
巴老亲自相招,肯定是大事。李子成不敢怠慢,回屋放下东西后就奔了过去。
到了巴老这边,居然还有別人在,但也是熟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严文景。
“其实是我找你。”
严文景说出了目的。
看来巴老就是搭桥的,但严文景找自己不等李子成猜测,严文景已经直奔主题。
“你也知道,我们是出版社嘛,做的就是图书出版的工作。你的《闯关东》如今已经在收穫发表完毕了,外界反响很高,读者们都在呼吁,希望能够看到实体图书。所以我这一次过来找你,就是希望你能將《闯关东》的实体书出版,交给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
果然是这么回事。
在《闯关东》发表於收穫的时候,李子成就预感到,距离实体书出版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要知道《闯关东》可是帮收穫的销量突破了百万份大关。而且还有上面的特意推动,
已经成为了现象级的作品。
就这么说吧。
如果李子成不是拍电影,而且还领了国家任务,光是关於《闯关东》的报告会、研討会就能让他不用干別的了。
现在《闯关东》的连载完毕了,出版实体书自然也就提上了日程。
而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水楼台先得月,趁著他就在京城的时间,第一个上门了。
李子成没有著急开口,而是先隱嗨地看向巴老。
得到了巴老的点头后,他才有了定计。
虽然刊物发表和图书出版是两回事,收穫也不做图书出版,但巴老这根大腿,李子成是要牢牢抱住的。
他也怕关於图书出版巴老另有想法,所以才徵询老人家的意见。
既然老人家点头了,李子成也就没有了顾虑。
“人民文学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领头羊,《闯关东》能由人民文学出版,这是我的荣幸,也是作品的荣幸。”
李子成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没有拉拉扯扯,也没有討价还价。
这年头也没啥好討价还价的,图书出版的规定简单透明,换成是谁都一样条款,换成哪家出版社也都是一样执行。
既然如此,卖严文景一个好,何乐而不为?
见他痛快答应了,严文景著实高兴坏了。
“哎呀,我原本还准备了很多说辞,结果全都没用上。”
他现在越看李子成,是越喜欢。
之前在研討会上见过,但廖寥数语,並没有多聊。
只是觉得李子成过份年轻了一些,就怕写出了《闯关东》后难以为继,变成了伤仲永。
更怕李子成早早的年少成名,万一滋生出傲气来,恐怕难以打交道。
没想到居然视钱財如粪土,都不问稿酬的,让人民文学出版社可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不过他是厚道人。
李子成越是如此,他越是不好意思占便宜。
“你可能还不知道,明年出版行业的规定要改了,国家准备执行印数稿酬制度。你看这样如何?咱们现在敲定了协议,我们出版社那边排版、矫正也需要时间,真正能够刊印发行,怎么地也得明年了。我这里做主,给你按印数稿酬结算,如何?”
他满以为这么说了之后,李子成肯定惊喜莫名。
谁知这个小年轻还是一脸的云淡风轻。
“成,听您的就是。”
他又哪里知道,只要不换成版税,李子成压根就看不上这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