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景象映入眼帘。
通天教主高坐云床之上,紫袍猎猎,周身诛仙四剑的虚影沉浮不定,凌厉的剑意將周遭空间都割裂出道道细微黑痕。
他面色平静,但那双眼中吞吐的剑芒,却显露出其內心绝非毫无波澜。
在下首左侧,太清圣人老子端坐蒲团,手持扁拐,眼帘微垂,仿佛神游天外,周身气息与脚下地脉隱隱相连,却又超然物外,令人看不透深浅。
而在老子对面,右侧蒲团之上,元始天尊正襟危坐,面容依旧威严,周身隱隱有庆云金灯虚影闪烁。
只是那光芒,似乎比以往黯淡了几分,少了几分绝对的秩序威严,反而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沉暮与......复杂?
见到孔宣进来,三位圣人的目光瞬间同时聚焦於他身上。
通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与询问。
老子微微抬了抬眼皮,古井无波的眼中掠过一丝探究。
而元始天尊的目光则最为复杂,审视、惊异、一丝残留的慍怒,甚至还有几分......难以置信的晦涩情绪交织其中。
孔宣面色如常,仿佛未曾感受到那瞬间凝聚而来的圣威,从容上前几步,对著云床上的通天教主躬身一礼:
“弟子孔宣,拜见师尊。”
隨即,他又转向老子和元始天尊,礼节周全却又不卑不亢地拱手:
“见过大师伯,二师伯。”
通天教主微微頷首,声音听不出情绪:
“嗯。来得正好。”
老子手持扁拐,轻轻点头,算是回礼,声音平淡无波:
“师侄修为愈发精进了,混元之道,已窥得堂奥,善。”
元始天尊却並未立刻开口,他那双蕴含著无尽威严与规则的眼眸,上下打量著孔宣,仿佛要將他里外看个通透。
殿內的气氛,因他的沉默而显得有些凝滯。
片刻后,元始天尊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带著一种刻意压平的语调,却依旧难掩其下深藏的波澜:
“孔宣......你,很好。”
“竟真能走到这一步,超脱天道之外,自成混元大道。”
这话听起来似是讚嘆,但结合元始天尊一贯的理念及其之前的作为,其中意味,著实耐人寻味。
孔宣微微抬眼,眸光清正,不闪不避地对上元始天尊的视线,语气平静无波:
“二师伯谬讚。弟子不过是侥倖得了些机缘,为人族谋一线生机,为洪荒求一份变数罢了,不敢称超脱。”
他刻意提及“人族”与“变数”,这两个词,无疑是元始天尊以往最为排斥之物。
果然,元始天尊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周身气息泛起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但很快又被他压下。
他並未发作,只是深深看了孔宣一眼,不再多言,转而看向通天教主,语气恢復了以往的淡漠:
“通天,吾与兄长此次前来,所为之事,方才已与你言明。”
“如今你门下弟子也已至此,便给他一个抉择吧。”
抉择?
孔宣心中一动,看向师尊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眼中剑意微敛,冷哼一声,声音如金铁交鸣:
“抉择?”
“有什么好抉择!”
“尔等当初秉持天道,视万物为芻狗时,可曾给过眾生抉择?”
“如今见天道独木难支,三才將立,便又想来说和?”
“世间岂有这般道理!”
老子此时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著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力量:
“通天,此言差矣。”
“天道有缺,然並非全谬。”
“洪荒运转,终需秩序。如今地道復甦,人道渐起,乃大势所趋,然三者並非定要你死我活。”
“失衡,则量劫再生,於洪荒眾生何益?”
他目光转向孔宣,继续道:
“孔宣师侄,你为人族圣师,掌崆峒印,携人道气运,更已证道混元,超然物外。”
“当知过刚易折,洪荒需要的是平衡与秩序,而非彻底的顛覆与混乱。”
“天道亦为洪荒一部分,若天道崩陨,洪荒根基亦將受损,此非虚言。”
孔宣静静聆听,心中已然明了两位师伯的来意。
说和?
调和?
或者说......是代表天道,来试探,乃至谈判?
他看向元始天尊,忽然开口,问出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
“敢问二师伯,如今可已摆脱天道掌控?”
听闻此话,元始心中暗鬆一口气。
还好老子大兄让自己用大道功德將天道痕跡遮掩,自然不受天道控制,否则今日还真无法踏足这金鰲岛。
还未等元始说话,一旁的老子便提前开口,声音古井无波:
“孔宣师侄不必疑虑。”
“你二师伯已舍了立教之本的大道功德,彻底洗炼元神,如今已脱离天道掌控,重归自由身。”
听闻此话,孔宣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诧异。
大道功德!
自己这向来重视麵皮、恪守天道秩序的元始师伯,竟真捨得用大道功德来摆脱控制?
不过转念一想,若非如此,恐怕也別无他法能彻底净化天道烙印。
毕竟师尊当初为了助自己破除天道枷锁,也是不惜动用了大道功德。
只是......以元始师伯的心性,做出如此决断,其中艰难,恐怕远超外人想像。
孔宣目光微转,看向云床之上的通天教主。
只见通天眼中剑意微敛,对著他微不可查地轻轻頷首。
孔宣瞬间明了师尊之意。
元始师伯此番挣脱,无论初衷为何,对如今的地道与人道而言,確是好事。
天道之下,又少了一位受其驱使的圣人,压力便能减轻一分。
只要確定老子与元始此次前来並非受天道指使,便有了对话的基础。
如今地道復甦九成,只差最后散落洪荒各地、尚未归拢的一成本源。
这最后一部分,收集起来颇为耗时费力,且极易引来天道暗中作祟。
若能將此事交予元始师伯......
既是对其脱离天道阵营的一种认可,也算是一份”投名状”。
以元始师伯之能,处理此事再合適不过,正好可藉此观察其真实態度与能力。
心念电转间,孔宣已有决断。
他面上不动声色,对著元始天尊拱手道:
“原来如此。”
“恭喜二师伯摆脱桎梏,重掌己道。”
元始天尊闻言,威严的面容上神色稍缓,但依旧带著几分惯有的矜持,微微頷首,算是接受了这份祝贺,却並未多言。
通天教主见状,冷哼一声,声如剑鸣,打破那点微妙的尷尬:
“既是如此,你二人今日前来,所谓调和,具体欲待如何?”
老子抬了抬眼皮,手中扁拐轻点虚空,一道太极虚影缓缓旋转:
“天道、地道、人道,皆乃洪荒根基,缺一不可。”
“以往天道独大,確有不公,然彻底倾覆,亦非善局。当寻一平衡共存之道。”
“平衡?”
通天眼中剑意一闪,
“如何平衡?莫非还要我截教、地道、人道继续屈从於天道之下?”
“非是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