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五行根基,再铸其一。
洞府深处,李沐川盘膝而坐,掌心悬浮著一枚青翠欲滴、內蕴玄光的宝珠,
青木元珠。
五年前炼化渊水沉晶的经歷尚在心头,然而此刻面对这木属奇珍,他才真切体会到天地造化的参差。
炼化此珠,其艰涩远非前者可比。
所谓“神通”,並非一个固定的品阶称谓,实则是修士將天地灵物彻底炼化后,窥得其本源玄奥,再將其力量演化、升华而成的一种无上运用法门。
寻常修士结丹,只需择五行中一道,炼化一种灵物,成就一道偽神通,便足以叩开金丹大门。
然李沐川之道基【五玄渊】,天生与五行共鸣,暗合天地轮转之机。
这无上潜力带来的,是远超常人的结丹门槛。
他必须集齐金木水火土五行灵物,炼化出五道偽神通,方有资格衝击金丹之境。
此中艰辛,何止倍增?
然而,福祸相依,大道至公。
修士在结丹前炼化灵物成就偽神通,除了能掌握神通本身的玄妙力量,更深层的意义在於它能凭空增添一成结丹的把握。
而李沐川则不同,若他能將这分属五行的五道偽神通彻底融会贯通,於体內孕育出一道包罗万象、生生不息的“大神通”。
那么,这大神通反哺给他的结丹契机,將远非寻常修士那可怜的一成概率可比!
根基越厚,潜力越深,破关之时所得天地馈赠便越是磅礴。
他眼前这枚艰难炼化的青木元珠,正是构筑那通天之基不可或缺的一块神材。
“可是这青木元珠也太难炼化了吧。”李沐川眉头紧锁,额角隱有汗意。
心神沉入青木元珠內部,所见並非具象的符文或阵图,而是一片混沌初开般的生机洪流,其中蕴含的法则碎片时而如古木枝般盘根错节,暗合阵法至理;
时而又如叶脉经络般流转不息,似蕴符篆真意。
这並非死板的传承,更像是天地间一缕生之本源的直接显化,非大悟性、大毅力者,根本无法捕捉其脉络,更湟论解析炼化。
强行推进,只觉神念如坠无边林海,处处皆是路,却又处处皆是迷障。
一股烦躁悄然滋生,但旋即被他强大的心志压下。
“渊水沉晶那般至阴至寒、蚀骨消魂之物我都降服了,岂能在此木属灵珠上折戟沉沙?”
李沐川深吸一口气,洞府內稀薄的灵气隨之涌动。
他眼中闪过一丝磐石般的坚定。
“悟性不足,便以时间弥补!水滴尚可穿石,何况我辈修道之人,寿元悠长,最不缺的便是水磨工夫。“
此念一生,心境重归澄澈空明,杂念尽去,唯余眼前那枚青翠宝珠,以及那浩瀚无边的生命玄奥。
时光如溪水,在专注的修行中无声流淌。
洞府外草木荣枯五度,寒暑悄然更叠。
李沐川的身影仿佛凝固在了蒲团之上,唯有他周身的气息,由初入筑基中期时的虚浮不定,变得日益厚重、凝练、圆融。
五灵归元经在他体內缓缓运转,如同一个无形的磨盘,將驳杂的法力反覆锤炼,去芜存菁,渐趋精纯。
这一天,沉寂已久的洞府內,异变陡生!
李沐川紧闭五年的双眸豁然睁开,眸底深处,一缕纯粹至极、象徵著无尽生机的青翠神光一闪而逝。
仿佛蕴藏著一整个春天的勃发之力。
他掌心那枚青木元珠已然消失无踪,彻底融入了他的道基之中。
“成了!”
一声低语,带著五年沉寂后的释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
话音未落,一股沛然莫御的磅礴生机,如同沉睡的远古巨木骤然甦醒,以他为中心轰然爆发!
“喻一一!
无形的波动瞬间扫过洞府內外。
只见洞府石缝、墙角,那些顽强生存的苔蘚、杂草,如同被注入了神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滋长、蔓延,眨眼间便將冰冷的石壁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绒毯般的翠绿。
洞府之外,方圆数十丈內,所有草木尽数陷入一种奇异的“狂欢”。
新抽的嫩芽瞬间窜成枝条,含苞的蕾顷刻怒放,低矮的灌木拔节而起,参天古木的树皮上更是绽开层层新绿,枝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浓密新叶。
藤蔓如灵蛇般急速游走攀附,所过之处,绿意盎然。
不过几个呼吸间,洞府入口竟被一片骤然生成的、鬱鬱葱葱的微型丛林所遮蔽,浓郁的生命精气几乎化为实质的青色雾气,氮盒流淌,空气中瀰漫著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