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在里屋寻找了一圈,没有发现老头所说的工具包在哪里,老头骂骂咧咧的自己进去寻找。
趁著老头收拾东西,陈宝笙在街上转悠了一圈,打包了三碗牛杂、三只烤乳鸽,又给母女俩打包了一份马蹄糕和鸡仔饼。
等他回到五金店的时候老头已经收拾好了,身上挎著一个巨大的黄色牛皮背包,看到陈宝笙回来,老头连忙问道:“后生,电线和转换器你要哪一种,价格从高到低我家都有。”
“全都要最好的,另外再给我装五个白炽灯泡,也要质量最好的。”
陈宝笙深知用电安全的重要性,何况家里还有小孩子,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
“好嘞!”
老头熟练的从架子上抽出一捆电线,连带著灯泡和其它零件全都装进了他的背包。
二人乘坐著拖拉机返回金河村,等回到村子时看见很多老头老太太都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看到陈宝笙带著人从村外回来笑著打招呼。
“阿笙吶,怎么这么早就出去了?”
“吃饭了吗阿笙?”
陈宝笙笑著跟他们一一打了招呼,回应道:“我刚去镇上请了位电工,准备在家里装几个灯泡,你们坐著慢慢晒太阳,我先去忙了。
“灯泡好啊,改天我家也装一个!”
村民们一听要安装灯泡,开始议论纷纷。
“你们发现没,阿笙这段时间好像变了个人一样,还知道上別人家送礼。”
“你们可不知道,昨晚我看见阿笙和阿旺捕鱼回来,渔货一筐筐的往何家仓库里搬,那可值不少钱。”
“那他以后岂不是要和他爹一样出海打渔?”
陈宝笙不知道昨晚的事情村子里人尽皆知,他带著老头回到了陈家,老头在各个屋子打量了一番跟陈宝笙討论起电路路线,陈宝笙主张电线从高往低走,哪怕用的电线多一点也无所谓。
商量出结论后老头开始动手,拿著电钻在提前研究好的房屋节点打孔,电钻巨大的声响將左邻右舍全都是吸引了过来。
在得知陈宝笙要安装灯泡后眾人一脸羡慕,虽然白炽灯泡价格低廉,但安装电路的价格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哪怕是铝製电线也价格不菲,这也是金河村大多数人家还在使用煤油灯的原因。
当所有线路安装完毕並调试成功后,老头开始安装灯泡,给三间房屋连带著厨房各装了一个白炽灯。
隨著按钮按下,明晃晃的白炽灯瞬间亮起,將略显阴暗的房屋照的黄灿灿,从屋外看十分明显。
陈宝笙的嘴角高掛不下,他便老头笑道:“谢谢你了师傅,一共多少钱?”
“一百二十六,那捲铜製电线的价格稍微高了点,一卷八十块!”
“行,没问题!”陈宝笙痛快的付了钱,此外还多付了五块钱当做路费,这么大岁数的人了陪他出一趟远门也不容易。
送走老头后,他发现还有很多邻居站在他家门前没有离去,见到他回来,纷纷凑了上来问他一共了多少钱,在听到要一百多块钱的时候悻悻原路返回,就算陈宝笙解释说他的电线质量比较好也无人停留。
陈宝笙丝毫不在意,哼著小曲將屋子里四个白炽灯全都打开,然后走到院子里自我欣赏,许久后才將灯关了回屋休息。
他在床上躺了没多久,就听到院子外有一道呼喊声,他穿上鞋子出门一看,发现是隔壁王家的媳妇何小萍,她正端著一小盆糯米糍站在门口朝院里张望。
见到陈宝笙出来,何小萍连忙將盆递了过来,“阿笙,这是我刚做的一些糯米糍,给你们装了些。”
“好,那就谢谢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