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人家是当地老字號了。
饶是如此,也很难称得上有什么特色菜。
无非是將国內各大菜系杂糅起来,带著些独特的北方味道而已。
外地人若是赶来尝鲜,大概率会说这些菜式不大正宗、不太正式。
但也总有“好吃”的一贯好评。
北河人也没那么多讲究。
都是大眾老百姓,好吃就行了,管你这那的。
反而让这么一家融合饭店,在偌大的北河经久不衰。
正值饭点,大厅已人满为患,宋春眠发信息询问哪个包厢,自己直接上楼。
得到的回答,却是等孟老下楼亲自来接。
他诚惶诚恐,忙说不用,告诉自己包厢名字就好。
但不知是孟老的倔脾气上来了,还是有什么其他缘由,总之没再得到回覆。
他也只能站在大厅里静候。
但北河本就是个小城市。
抬头不见低头见,平常走在街上遇到个熟人再正常不过。
这里又是回头客最多的本地菜馆,宋春眠长得也颇为显眼,倒是一下被人认了出来。
“宋春眠!”
抬头看,是前不久才见过的熟人。
“林博文?”
高新区的小林督察,昨天在青阳香道见过。
当时两人就相互认了出来。
但是碍於工作特殊,都心照不宣的没打招呼。
高中同学,见面不至於互相握手,显得太生疏。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但也没那么熟,不好直接搂肩拍背。
两人一时间都尬在原地,只有宋春眠先寒暄道:
“这么巧啊?”
林博文却是奇怪道:
“巧什么,你怎么站在外面?”
“啊,我等人来接。”
“张文彬不是说把包间定在鸿宾阁了么?走,一块儿进去。”
“张文彬?”
宋春眠甚至仔细检索了一下这个名字,想起来对方说的是高中班长,这才反应过来,
“你们今天聚会呢?”
林博文也恍然,原来自己误会了:
“对,每年同学聚会嘛。不都是张文彬在组织么。”
六年来没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的宋春眠,早已被列入失踪人员,聚会当然不会通知他:
“我约好了人,今天在这吃饭。”
林博文看出对方没这意思,也不强求,没2再提聚会的事情,只寒暄问道:
“你什么时候回的北河?”
“前不久。”
“不走了吗?”
“大概率不了。”
“行,那以后常联繫。”
“没问题,改天一块儿出来吃饭。你快过去吧。”
改天的意思不是下次找你。
而是没事不会找你。
他们真的不太熟。
人类是群居动物,上学时期,一个班里分成三五成群的小团体,简直再正常不过。
但宋春眠属於那种,跟谁都能玩到一起去。
上网也好、吃饭也罢,林博文总能看到他穿梭在各个团体之间。
甚至还有顶撞老师、打架斗殴的时候。
他游刃有余,不会有人觉得他是个不合群的人。
可学校似乎是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繫。
等到离开校园,各奔东西。
那些原以为和宋春眠走地很近的『朋友』,才恍然意识到,自己似乎从来没走进他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