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起点新人李个腿。
明天上架,开始卖惨(不是。
最早构思《卡bug》的时候,其实还没有【bug】的设定。
我是打算写比较纯粹的,都市奇谈+恋爱的日常文。
类比同类型作品,譬如《女主从书里跑出来了怎么办》、《我家老婆来自一千年前》、《谁还不是修行者了》。
一切围绕著【看不到的女孩】为基准,进行延申,在互动和日常中穿插主线,一步步展露世界观。
轻度解密,重度日常互动、恋爱的轻小说。
等大纲理地差不多的时候,洛藎忽然跟我说,one老师的新作《bugego》很好看,很有新意。
那时这部漫画只出了三话左右,但是关於bug的设定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一下子就有了更多灵感。
我发现【bug】这个设定,与我原本大纲的世界观和故事,有著相当程度的契合。
当即决定调头,翻新大纲,才有了现在的故事。
之所以能这么毫不避讳的告诉大家,是因为在这部作品里,我借鑑参考的只有【世界出bug】这个概念本身。
人设原创、剧情原创、bug原创。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我当然也想过,直接拿one老师的各种点子、甚至漫画剧情作为开头,那效果一定会相当惊艷。
哪怕被读者发现了,骂我两句,但只要流量到位,数据到位,也能数米数到手抽筋。
现实总是告诉我,抄的好也大有人买单。
但我更清楚,一旦这么做了,就违背了我来到这个平台的初衷——
这里是每一个作者心中的圣地。
它包罗万象,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世界。
我不敢说自己是来证道的。
但我的確是来写自己想写的故事的。
所以我通过【bug】的概念,结合原本的大纲,想到把【bug】和【民科】结合到一起。
儘可能从民科、现实的角度,去將bug合理化解释。
让人乍一听,感觉像是这么回事,但细究之后发现挺扯淡的。
正如第一章所呈现的曼德勒效应,【口当】与【五十六朵】。
很成功,骗到了许多段评。
但是我不得不考虑这本书的收益问题,所以为了吸引读者看下去,我决定在开头写一个比较紧迫的案子,【陈有孝案】。
这就必须要面临另一个选择——
如果陈有孝之后,接著写悬案、凶案,的確可以做到【刑侦】+【怪谈】的结合。
但这么写,碍於个人水平,很容易疲软,导致爆点不够、爽点不够,最终没活硬整,草草收尾。
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按照原来的计划,写自己心里一直构思的故事。
一个有头有尾的,【从日常中以小见大】,直至展露整个世界的故事。
我想看看,【如果世界出了bug,到底会发生些什么,发展成什么样子】。
所以把宋春眠设定为了基层协理员,而不是刑侦队的探员。
把故事聚焦在了现实的家长里短,好像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我知道这么写很慢,没那么多人爱看。
可本来就应该是读者去筛选我,而不是我来筛选读者。
这里是个包罗万象的平台,不缺脑洞大开,高潮迭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