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白云观內,徐清寧轻叩三寸妖脊,冰髓般的骨骼应声而裂。
半数留作日后煲汤,半数则当即入瓮。
柴灶里松柴毕剥作响,青烟顺著陶瓮边沿蛇行。
数段脊髓骨正在瓮中沉浮,与松针、枣木同煮,劈开的骨缝蓄著琥珀色髓膏。
沸水一衝便化作云絮,在瓮口聚成云雾。
徐清寧掐著时辰往灶膛添了块老樺木,火舌顿时温柔三分。
“滋啦——”
另外半份胭脂菌坠入热油,煸透的葱白铺在锅底,菌伞吸饱脂香后舒展开。
舀起半勺骨汤淋在菌菇上,汤麵浮著的油拼出个“鲜“字。
只是当徐清寧揭开瓮盖的剎那,檐角传来声响。
徐清寧神色不动,捻起一粒生米,屈指一弹。
只听“哎呦”一声,墙头上快被香迷糊的杏色身影跌落,发间银铃叮咚作响。
褐色眸子,杏色襦裙。
苏小檀坐在地上,绒绒的狐耳从青丝间倏地竖起。
“小姑娘爬墙头,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呀。”徐清寧笑眯眯道。
“还是说青丘狐族何时添了梁上君子的功课?”
苏小檀捂著发红的额头,身后尾巴在身后慌乱中拧成了麻。
她没想到只是一个照面就被对方认出了来歷。
苏小檀顿了顿,本想义正言辞说教,可瓮中飘出的异香直往鼻尖钻,喉间不自觉滚动。
“我、我们青丘古籍记载……”苏小檀强撑著仰起脸。
“百骨妖需月华涤净怨气才能入药食用!”
“你这么贸然燉汤,会怨气入体,轻则大病一场,重则小命不保!”
徐清寧恍然:“所以你是担心我,才悄悄一路尾隨来到我这白云观?”
“不是担心你……”苏小檀辩解。
“我是要於县中行事,如果你因为怨气出事,引得仙朝镇妖司出手,那我也会很麻烦的。”
“是吗?”徐清寧不置可否。
不管怎么样,这小姑娘倒是心善。
“你叫什么名字?”
“苏小檀。”
小姑娘下意识回答道,可隨即捂住嘴巴,意识到说漏嘴了。
只是当苏小檀看到徐清寧打算继续尝尝菌汤味道时,赶忙阻止。
“不能喝,会出事的。”
徐清寧笑了笑,用竹筷隨意夹起一块莹白妖骨。
“苏姑娘说的是这种怨气?”
苏小檀定睛看去,只见那骨缝间忽地腾起黑雾,只是未及成形便被一道剑气绞成粉碎。
苏小檀杏眼圆睁。
她昨日分明看见这妖骨泛著血煞,此刻却通透如崑崙玉髓。
尾巴不受控地探向陶瓮,又被蒸汽烫得嗖地缩回,炸成团蒲公英似的绒球。
“小心烫。”徐清寧提醒道。
“青丘膳经第三卷第七篇,確实有提过百骨妖的怨气之毒,可若以剑气淬骨,倒也可抵月华之功。”
“苏姑娘读书时莫要只顾偷吃蜜饯,漏看了註脚。”
苏小檀耳尖瞬间緋红:“你……你怎么知道?”
她之前在藏书阁,確实是边看膳经,边吃蜜饯,脑袋里还时常琢磨书中的美食,究竟是什么味道。
苏小檀红著脸,绞尽脑汁。
“就算淬骨成功,百骨妖髓仍需以离火枣……”
只是苏小檀话还没说完,眼前忽地多出碟水晶冻,冻中封著的正是刚採摘不久的离火枣。
“今晨采菌时顺手摘的。”
苏小檀愣在原地,有一种尷尬感和挫败感縈绕在心间。
尷尬在於她感觉自己有些自作多情了,这道士根本不需要她来提醒。
而挫败在於她以为自己熟读各种食谱膳经,怎么也算个理论上的大师了,没想到一个山间小道士都比他懂得多。
“汤成了。”
徐清寧浅尝一口,喜笑顏开。
汤碗端上石案时,碗底沉著半透明的髓膏,胭脂菌浮沉。
斜照的日头透过窗欞,將汤碗映作琥珀琉璃盏,碗底沉淀的骨髓膏正慢慢漾开,恍若水墨画里洇开的远山。
徐清寧瞥了一眼苏小檀。
对方正襟危坐,有些失魂落魄。
虽然努力维持著端庄模样,可身后那条尾巴……
感觉今天应该不用扫地了。
“这汤熬得多了些,一个人吃有些浪费,苏姑娘……”徐清寧笑问道。
“不……”苏小檀摆手。
咕——
“用……”
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