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常丰村。
咚咚咚。
刘尧用手敲了敲靠在墙边一块被刷洗过许多遍有些泛白的大石板,
“同学们,上课了。”
用目光扫视屋內一圈,內心默数著,
“1,2....13”
“今天来了十三个,不赖了。”看著这些生面孔,刘尧內心毫无波澜。
来到这支教的一个月的时间中,他早就习惯了每天来上课的学生不是同一批。
常丰村的地理条件十分闭塞,来这的路上换了好几种交通工具,从大巴一路到小三路,毛驴,双腿,三天三夜才到达。
而孩子们也是只要家中有活需要干,家长便不再允许他们来上课,
就连现在有人能来上课,还是刘尧拍著胸脯保证孩子们来自己这上课不需要任何费用。
本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每天都有几个孩子被家长们逼迫著来上课。
“按这个进度教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出成绩调回成都啊!”
刘尧苦涩的想著,但很快他摇了摇头,强迫自己不在去想这些。
他清了清嗓子,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诸葛亮的出师表。”
听到这话,坐在一个个简易小木凳上的孩子们都露出惊喜的目光。
身为巴蜀地区的人民,不管身处的地区是发达还是落后,对於丞相都一种说不清的深厚感情。
他拿起一小块木炭转身在发白的石板上写下《出师表》三个大字。
再转身,刚想说话,突然被教室角落的一个小胖子吸引了目光,
“在这贫困山区还能长这么胖?不对?1,2...14”
“这小胖子什么时候进来的?”
不过刘尧也懒得去深究,多来一个也是好事,就没有理会这个小胖子是什么什么时候来的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写这篇出师表吗?有哪个同学愿意回答一下?”
话音刚落,教室中瞬间一片嘈杂,
“丞相嘿想克打魏国那个龟儿!”
“丞相要报答刘备的恩噻!”
“丞相要把大汉光復起呦!”
“.........”
“没想到同学们竟然如此热情,看来丞相的影响力就算过了一千多年,依旧影响力巨大啊!”
刘尧不禁感慨。
他当即决定今天不在死板的翻译出师表,而是由出师表为引子来上一节歷史课。
但眾多兴奋异常的回答问题的孩子们中有一个“异类”十分安静,呆呆地看著眼前的这一切。
刘禪伸手摸了摸自己额头上因为紧张渗出来的细密汗珠,
“这是哪里?朕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
“明明才刚刚收到相父从汉中送来的出师表,才看了一遍朕怎的就来到了这里?”
刘禪怯生生的看向讲台上的刘尧,
“听了半天,这里好像是个学堂?这个打扮怪异的是个教书先生?”
“不过他是怎么知道《出师表》的!这里还是大汉吗?”
刘禪心下恐慌无比,他决定先观察一会情况,伺机而动。
刘尧挥了挥手,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
“同学们说的都对,但是最根本的原因,便是诸葛丞相当时已经完成了季汉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制度建设,奠定了蜀汉政权的根基。”
“他认为,此刻季汉政权已经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北伐曹魏了。”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丞相在政治方面是怎么筹备的吧。”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內外异法也。”
“这段话在课本上的翻译大概就是皇宫和朝廷里的大臣,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制度要相同,不能有私心。”
“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什么叫宫中的大臣和府中的大臣?两者有什么区別。”
“其实简单来说,宫中就是以刘禪为中心的皇权系统,府中就是以诸葛亮为核心的相权系统。”
“你们是不是有疑惑诸葛亮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权力能够和皇权相提並论?”
“其实重点就在开府权这三个字上。”
“诸葛亮的开府权是刘备在临死前任命的,这一任命也就使得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军政大权一手抓,最终丞相府的属官便代管全国的事务。”
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个孩子发出嗤笑声,
“那刘禪不就是个废物了噻,这不很明显就是被架空了哇。”
刘尧点点头,
“不错,在此制度之下,刘禪可以做的,就是当一个吉祥物,在正式场合露露面,真正掌管国家大权的是诸葛亮。”
“就连刘禪本人都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话题一引到刘禪这里来之后,
原本安静听课的同学们立刻换了一副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