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虽然平日里平易近人,但是这次没打招呼突然便回到成都,定然有大事发生。
而这大事是什么,这几人心里门清。
“陛下身体还好,但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
“如果还有下次,那我可不会轻饶你们。”
诸葛亮神情如常,语气也没有什么大的波动。
但是在几人耳中听到却是如平地起惊雷,后背皆是渗出细密的心中不断打鼓。
在他们面前的这位虽然名为大汉丞相,但却是真正掌握大汉国家走向之人!
好在诸葛亮也没有为难他们,知道过错大部分都在阿斗身上,所以很快转移了话题。
“陛下身边最近有没有出现什么人,以前从未见过的。”
“或者陛下单独和哪些人见过面,听谁说过什么话?”
董允略微上前一步,
“丞相,陛下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最近並没有什么调动的记录。”
“要是严格来说,倒是有一个,那便是几日前陛下派黄皓出宫,不知是前往汉中还是何处。”
“另外根据那小黄门的匯报,近些日子並没有益州本地豪族在陛下耳边煽风点火。”
“陛下送到丞相处劝阻北伐的密信目前还没有查清是什么人用什么的手段蛊惑陛下的。”
董允说了半天,就是不敢说是是刘禪自己本身的意思。
“嗯,陛下送来我这的密信並没有阻止北伐的意思。”
“陛下想要推行新法,进行一场改革,此事有眉目之后我会与尔等商议的。”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陛下劝说丞相改革?陛下什么时候有如此见识了?这还是那个每天只会斗蛐蛐,不干正事的陛下吗?
但是这些话几人自然不敢说出来,作为官场老狐狸,自然表现得不动声色。
“对了,黄皓带著陛下的另一封亲笔密信找到了我。”
几人紧张的看向诸葛亮,心臟再次提了起来。
像黄皓这种宦官本就不该出现在诸葛亮的面前,他每日日理万机,怎么有空理会黄皓呢?
但是从诸葛亮的神情中並没有看出来想要责怪几人的意思,
“陛下让黄皓带去的密信中写著此人是个奸佞之人,日后必然成为祸患,所以借我的手杀了他。”
诸葛亮轻飘飘的一段话却让几人直接懵逼。
“那可是黄皓啊!”
“陛下身边最为宠信的太监!”
“陪伴了陛下数年之间,从没有受到过陛下一次责骂,从来都是把陛下哄得开开心心。”
“结果轻飘飘的一封信就这么把他处理了?”
几人想起昨日刘禪在永安宫的样子,不由得多想起来,
“难不成陛下之前都是故意藏拙?麻痹魏吴两国?”
“还是说,陛下背后另有高人指点?”
但,说起高人,除了他们面前的这位诸葛丞相,谁还能称得上是高人?
诸葛亮挥了挥羽毛扇,
“近两日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但还没有来得及上报的?”
蒋琬躬身行礼道,
“稟丞相,昨日陛下失踪后又突然在永安宫中出现,微臣几人得到消息后急忙赶去,之后......”
诸葛亮微微皱眉,
“陛下变得威严起来了?有当年先帝之风采?”
“好好好!”
诸葛亮连说三声好字,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动,
“不愧是先帝子嗣,必能三兴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