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616铱金笔4块1只,硬皮笔记本1块一本。
总共50块,价格甚至比一根英雄100金笔还贵。
江阳道:
“没说错,包起来吧。”
他一边说。
一边从口袋中拿出钱来,放在桌上。
看到真钱。
店员也没墨跡,利索地將东西包好。
正想攀谈几句。
突然跑过来一个十分漂亮的女生,將江阳拉开。
……
眾人的速度很快。
不到半个小时。
就將东西全部买好,装在了自行车上。
这个年代的自行车。
可不像后世,注重轻便,主打一个结实耐|操。
每辆的载重。
至少都是100公斤,拉点年货绰绰有余。
当然,这么好的东西。
价格也不便宜。
一辆“二八大槓”,少说要150块钱。
他们一共也不过3辆。
所以,装完东西后,就有一个问题。
没位置了。
江阳和苏筱站在风雪中,看著车上的眾人一阵沉默。
这时,吴均不確定道:
“其实我可以尝试带3个人。”
后座坐两个。
前槓做一个,问题一个不大。
就是有点吃技术,但他觉得自己没问题。
江阳连连摇头,道:
“算了,你们先去,然后回来接我们好了。”
他果断拒绝。
这样坐上去也不舒服。
还不如走一段路,等他们回来。
吴均道:
“好吧,那我们很快回来。”
他说完后。
便飞快带著其他人离开。
……
江阳和苏筱也没在原地傻等,跟著朝京钢院的方向走。
一路沉默。
只听得见鞋子才在雪地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江阳想了想,道:
“苏老师,您对硅平面工艺中p/n结……”
他话说到一半。
发现苏筱忽然跑了出去。
定睛看去。
只见远处一个老人,正拉著煤车,在雪地里艰难地向前走著。
见状,江阳也连忙上前,帮忙推车。
老人感觉到身后忽然一松,
回过头,道:
“谢谢你们啊!”
苏筱笑道:
“没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
就在老人和苏筱说话时候。
江阳却在看著老人车上的煤粉出神。
他记得小时候。
用煤取暖,用的应该不是煤块,而是蜂窝煤。
想到这里。
江阳开口问道:
“大爷,您这煤块是从哪儿拉来的?”
闻言,老人警惕地看了眼江阳。
在哪里拉煤都不知道。
怕不是个特务。
眼看老人神色不对,苏筱连忙解释,道:
“大爷您別误会。”
“他是从国外过来的,在学校教书。”
“平时用煤都是学校直接发的,不了解情况。”
听到这话。
老人的神色稍松,道:
“是这样啊!”
“其实你问別人也能知道。”
“除了单位直接发,大家都是从国营煤店里买的。”
江阳继续道:
“那都是这样的煤吗?”
老人道:
“有煤块,但是贵,更多的煤粉。”
“我们拿回家。”
“都是掺上黄土,製成煤饼或者煤球再用。”
他说完后。
江阳基本確认了心中的猜想。
这个年代。
还没有蜂窝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