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敌我双方是势均力敌的状態,吕布扮演我方指挥官,要提出一套打破僵局的方案。
吕布根据自己学过的兵书,提出了一套相对稳妥的破局方案。
段熲並未对回答做出评价,而是继续出第三题,第四题。
这两道题,吕布就要在局面劣势的情况下寻找胜机,第三题时,吕布还能在相对劣势的情况下找到战机,但第四题的条件,吕布则认为无论如何调动资源,都不可能反败为胜。
“我想,我会选择撤退。”
“哦?那如果主將要求你一定要打贏这一仗?”
“……如果这一战真的由我来带兵的话,我会这样做——”吕布在纸上画了一条路线。“我会如此牵扯敌军,寻找敌军的破绽,然后,依靠个人武勇,带少量骑兵冲入敌阵,如果能一举扯烂敌人的阵型,便有机会反败为胜。”
“嗯……有意思,你在进退两难时,选择了以个人武勇改变战局。”
“不行吗?”
“不,我觉得这正是个人武勇最正確的用法,並不是作为绝境时的困兽之斗,也不是顺境时的得意忘形,而是在看似无法破局时,让人意料之外的一张底牌。
我很欣赏你的破局方法,但我还是要问一个问题,如果不允许你用个人武勇解决战斗,你会冒著抗命的风险撤退,还是死战到底?
你只需要提出你最真实的想法就好,我想听听你做出选择的理由。”
“……我会撤退。”犹豫片刻后,吕布说道。“明知会输还去打,是对士兵的不负责任。
而撤退,至少能保留有生力量,如果敌人贸然行动,那么我军便可能等到更有利的情况。
无论如何,每个士兵都是宝贵的战力,是打胜仗的希望。也许如果不接受这场必败的仗,我会因抗命而被论罪,但除非是主將安排的计策,否则,我会认为打败仗和抗命並没有本质区別,因为我收到的命令是胜利。”
“……很好。”听了吕布的回答,段熲露出了笑容。“虽然你不是凉州人,但却和我们都在战乱的边塞长大,我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无论是对自身武勇的自信,还是那对胜利的执著,以及对谋略的重视。
如果说你还缺少什么,那一定是更多的实战经验,以及汉羌几十年斗爭所总结出来的,一些前人典籍中还没提到的新战术。
而这些,我都可以给你。”
最终,段熲给出了自己的答覆。
“奉先,段府有你的一席之地。不过,我也希望你能想好自己的未来,再决定是否加入。毕竟,如你所知,我的名声在关东士人那边,並不是很好。”
“因为——亲近宦官吗?”
“是啊,”段熲直言不讳道。“我身为关西人,家世又不像张奐那般显赫,如果不依靠宦官,就会被那些忌惮我功绩的世家门阀群起而攻之。
我知道宦官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得不依靠他们,这就是关西人的窘境。
对了,你刚才来的时候,看到董卓了吗?”
“呃,看到了,他还特意问了我的名字。”
“是么……说明他也同样对你有兴趣,是好事。
你可知道他是因为什么来到我的府上?”
“不知……”
“最近鲜卑寇边越来越频繁,朝廷最近在商议任命董卓为新的并州刺史,董卓便求我帮他再疏通些关係。若是成了,他就能够復官。”
“那不是好事吗?”
“是啊,復官当然是好事。不过若不是当初被罢官,本来也並不需要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