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教!”朱高煦斩钉截铁,“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干活』、『吃饭』、『停下』,这些总学得会吧?再派几个识字的弟兄,专门教他们说汉话。尤其是那些半大孩子,把他们和咱们移民的孩子混在一起,办个蒙学堂,不用学多精深,先认字,先说流利的汉话!”
他手指在空中虚点:“文化和习俗,要一点点磨掉。他们的祭司、巫师,影响力必须消除。部落的组织必须打散,以家庭为单位,或者十人一伍,分散到不同的农垦点、伐木场、盐场去。汉人做什长、队长,严加看管。如果里面有肯学、肯干、肯彻底归顺的,可以提拔起来做个小头目,让他们管著自己人,互相监督,这叫以夷制夷!”
“咱们要的不光是他们的力气,还有他们的下一代。”朱高煦目光扫过眾人,“等他们习惯了在新明的规矩下干活、吃饭、穿衣,习惯了说汉话,写汉字,他们的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华夏教化,那他们就不是什么波瓦坦人了,他们就是我大新明帝国治下的编户齐民!是能给咱们开荒种地、纳粮当差的新明人!”
他描绘的蓝图让议事棚內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眾人仿佛看到无数土著在鞭子和口令下,为新明帝国添砖加瓦的景象,这远比单纯的杀戮更具衝击力,也更……划算。
“当然,”朱高煦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近乎玩笑的表情,“这都是打贏之后的事。要是打输了,咱们就得考虑怎么给他们当劳力了。所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怎么把他们打服帖,打疼了!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先把自家篱笆扎紧了,准备好迎接客人的『热情拜访』!”
最后一句带著点调侃,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稍稍鬆弛了些,几个亲卫骨干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但眼中的战意却更加浓烈了。他们明白了,这一仗,不仅要贏,还要贏得彻底,贏得有价值。
亲卫队长最先反应过来,眼中钦佩之色更浓,抱拳道:“王爷高瞻远瞩,属下佩服!此战,不仅是防御,更是扩张之战!属下这就去安排,定让那些土人,成为我新明的基石!”他原本以为只是一场单纯的防御战,没想到在王爷眼中,却蕴藏著如此深远的战略意义。
朱高煦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眾人,继续道:“光靠亲卫队还不够,咱们根基尚浅,每一分力都要用上。那些跟著咱们漂洋过海的移民,也是我新明的子民,保卫家园,人人有责。我打算搞个民兵预备役。”
他手指在桌上敲了敲:“从移民青壮里挑人,农閒时集中操练。不用搞多复杂,先学站队列,听號令,再练长矛戳刺,弓箭齐射。弄几个简单的阵型出来,让他们知道怎么互相配合。这样,真有事了,能守住寨墙,配合亲卫队作战;平日里,也能自己组织起来,防备野兽,护卫田地村庄,一举两得。”
亲卫队李小旗又习惯性地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问:“王爷,这主意好是好,可庄稼人放下锄头拿起矛,能行吗?再说,咱们哪来那么多兵器给他们?”
朱高煦笑了笑:“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打仗的。练练总比不练强。兵器不够,就先用削尖的硬木桿子代替长矛,多练队列和配合。冶铁坊那边加把劲,先打制一批简单的矛头出来。弓箭手优先挑眼神好的猎户。关键是让他们有这个意识,知道怎么听號令,怎么结阵自保。这比单打独斗强得多。”
他加重了语气:“而且,农事是根本,练兵不能耽误了春耕秋收。就在农閒,或者每天抽一个时辰出来练。训练要实在,不搞架子,一切都为了能用得上。队列、劈刺、射箭,怎么管用怎么来。”他心里盘算著,这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补充,更是將移民进一步纳入新明体系,加强控制和认同感的重要手段。一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武装化的农民力量,其意义远不止於防御。
朱高煦看向亲卫队长:“这件事你亲自抓。从明天开始,抽调几个老练的弟兄,不影响日常巡逻警戒,去组织移民训练。先从队列、听令、长矛基本功开始。告诉他们,练好了,不仅能保命保家,年底考核优异的,有赏!粮食、布匹,甚至优先分地!”
亲卫队长精神一振,立刻挺直腰杆,抱拳应道:“王爷放心!属下明白!我这就去挑人,保证把这事办妥帖!一定把他们练出个样子来,让他们知道,在新明,拿起武器保卫家园,也是荣耀!”
朱高煦目光扫过眾人,最后沉声道:“都回去准备吧。兵器擦亮,火药防潮,箭矢备足。都给我警醒点。”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锐利:“给他们七天时间。七天之內,如果他们敢来,咱们就依託营寨,好好招待他们一顿。”
他话锋一转,带著一丝森然:“如果七天之后,他们没动静,缩在林子里不出来……”他嘴角微微一撇,“那咱们就主动去拜访拜访。夜黑风高,正好摸进他们老巢,给他们一个毕生难忘的『惊喜』。”
最后这句话让议事棚里的空气都紧了几分,几个骨干互相看了看,眼中都闪烁著兴奋和一丝瞭然。他们彻底明白了,王爷这次不光是要打退敌人,更是要主动出击,彻底解决这个威胁,顺便……补充大量急需的劳动力。
“都去吧,各司其职,严加戒备!”朱高煦挥了挥手。
眾人轰然应诺,纷纷起身告退,脚步匆匆,带著明確的任务和隱隱的亢奋散去。
议事棚里只剩下朱高煦一人。油灯的火苗在他脸上投下摇曳的光影,映照著他深邃的目光。窗外夜色沉沉,仿佛孕育著风暴。一场衝突迫在眉睫,但在他眼中,这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危机应对。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用铁与火,將潜在的威胁转化为帝国基石的机会。新明帝国要在这片蛮荒大陆上站稳脚跟,甚至开疆拓土,光靠带来的那点人远远不够。这些“送上门”的劳力,必须抓住。他甚至开始盘算,打下波瓦坦部落后,如何最快速度地將俘虏转化为有效的劳动力,投入到开荒、伐木、煮盐等各项急需人手的工程中去。未来的蓝图,正一点点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