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 > 第八十一章 货幣

第八十一章 货幣

第81章 货幣

新大陆的茶叶飘香,丝绸也已织就,这些都是喜人的成果。

但朱高煦深知,这些不过是帝国大厦的砖瓦,真正支撑起一切的,是更为基础,也更为核心的东西。

自新威海返回新京,他便一头扎进了书房。

那张宽大的胡桃木书桌上,摊开的不再是地图或军报,而是一张张白纸,上面零散地写看一些数字和符號。

他在思考新大陆的货幣。此事,迫在眉睫。

隨著茶叶、丝绸等物產逐渐丰富,定居点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以物易物早已捉襟见肘。

即便是从大明带来的铜钱、碎银,也因成色不一、称量繁琐,极大地制约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更让他警惕的,是大明宝钞那前车之鑑。

一种没有稳定锚定物,也缺乏足够政府信用背书的纸幣,最终只会沦为废纸,搜刮民脂民膏,动摇国本。

朱高煦绝不容许这种事情在他的新大陆帝国重演。

发行货幣,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大学问。

尤其在这十五世纪初,世人对货幣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贵金属本身的价值上,对其作为信用媒介、调控经济的功能,理解得既原始又粗浅。

他,朱高煦,来自后世,深知一个稳定、统一、且具备良好信用的货幣体系,对於一个新兴政权是何等重要。

这不仅是经济的血脉,更是国家权力的延伸,是凝聚人心的纽带。

他必须为新明帝国量身打造一套適合当下的货幣体系。

脑海中,一个清晰的框架逐渐成型一一“金银铜三级货幣体系”。

这三种金属,自古以来便是华夏乃至世界通行的硬通货,接受度最高。

金,作为顶级货幣,用於大宗国际贸易、国家储备以及重大赏赐。

银,作为主流通货幣,用於日常大额交易、税收、官俸军。

铜,作为辅幣,满足民间小额交易、零星购买的需求。

如此形成阶梯式的流通结构,上至国家,下至百姓,皆能各取所需。

为了使用的便利性,每一种金属货幣,都应设置不同面额。

他初步设想,每种货幣都分“五钱”与“一钱”两种规格,这一钱与五钱標明了內在的金属重量。

例如,一枚“五钱金幣”,一枚“一钱金幣”,银幣、铜幣亦然。

这样既能满足大宗贸易的结算,如五大湖区的铁矿石交易、古巴岛的菸草交易,也能方便街头巷尾的日常零售。

標准化铸造,是这套货幣体系的灵魂。

朱高煦绝不容许出现大明那种劣幣驱逐良幣、私铸泛滥的局面。

所有新幣,必须採用统一的模具铸造。

更重要的是,他从后世的经验中,想到了一个绝佳的防偽手段一一在钱幣的边缘增加精密的锯齿。

每一枚货幣,都必须通过严格的“九十九齿”检验標准。

这九十九道齿纹,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技术壁垒。

如此一来,便能最大限度地杜绝私铸和銼边盗金、银、铜的恶行。

交易之时,再也无需反覆称重、辨认成色,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极大提升交易效率。

这对於推动定居点境內的商品流通,意义非凡。

这套货幣,朱高煦希望他的国家信用將为其背书,承诺每一枚货幣的金属含量,並以此金属含量进行交易。

但与此同时,允许实际金属价值略低於其面值。

这之间的差额,便是“铸幣税”,是国家发行货幣的正当收益,也是维持铸幣体系运转的经济基础。

为此,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一一“铸幣局”。

在帝国正式建立之前,这个铸幣局將暂时直属他的汉王府管辖。

铸幣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储备足够的金、银、铜等矿產资源,这是確保货幣信用的物质基础。

未来可能在阿巴拉契亚山脉或更西部地区发现的贵金属矿藏,以及墨西哥地区的金矿,都將是铸幣局的重要储备来源。

至於纸幣,朱高煦暂时不作考虑。

大明宝钞的惨痛教训,如同烙印一般深刻。

在国家信用尚未完全稳固,金属储备尚不充裕,民眾对纸幣的信任度极低的情况下,

强行推行纸幣,无异於饮止渴。

初期,必须坚持发行金属货幣,用实实在在的金银铜来建立市场信心。

待將来国力强盛,制度完善,或许可以考虑发行与金属锚定物严格掛鉤的纸幣,类似於后世某些稳定的“凭票即付”的货幣。

但那將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货幣的形制与图案,同样大有讲究,这关乎国体,关乎人心向背,更暗藏著朱高煦对未来的深远布局。

金幣,作为最高等级的货幣,其象徵意义不言而喻。

他设想,金幣的正面,铸帝国名號与面值;背面,则鐫刻一日月星三辰”的图案,

日、月、星辰,代表著这个新生的国家脱胎於大明,以此图案刻在金幣背后再合適不过了。

在那“五钱”规格的大金幣边缘,他还计划加铸一圈北斗七星的暗纹。

这不仅是防偽的细节,更是他个人意志的体现一一他对天文历法的重视,以及將帝国弓向星辰大海的雄心。

银幣,作为流通最广的货幣,其图案设计则需体现帝国的立国之本。

朱高煦想到了罗马帝国的国旗,他决定借鑑,但赋予其全新的华夏內涵。

银幣背面,將是一只威武的“双头鹰”。

这双头鹰,一头眺望东方,那是华夏文明的根源,也是他名义上仍需尊崇的宗主国大明所在的方向,寄託著他对故土的复杂情感,以及未来“內帝外王”策略的隱晦表达。

另一头则凝视西方,象徵著新明帝国在北美大陆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对这片广新世界的征服与融合。

鹰的一爪持利剑,代表帝国的武备,保境安民,开疆拓土,这是立国之基石。

另一爪则紧握一束饱满的麦穗,象徵农业与民生,寓意“武备与农耕並重”,国富民强。

铜幣,作为最贴近底层民眾的货幣,其图案则需强化“华夏认同”。

他决定,铜幣背面,就铸一个古朴厚重的“大鼎”。

鼎,乃国之重器,象徵著稳定、传承与正统。

在新大陆使用铸有大鼎的铜钱,无形中便是在向所有使用者宣示:这片土地,虽远隔重洋,却仍是华夏文明的延伸,“新大陆即华夏”的意识形態,將通过这小小的铜钱,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货幣的铸造技术,也必须跟上,

那些精密的齿纹,需要高超的模具工艺。

朱高煦想到了新京锻造火绳枪枪管的技术,或许可以借鑑其精密加工的经验,来製造高精度的铸幣模具。

金属的来源,初期除了依靠从大明带来的储备和与土著部落贸易交换所得,长远来看,必须掌握本土的矿產资源。

古巴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矿產开发只是开始,未来对北美大陆的勘探,寻找金银矿脉將是重中之重。

有了完善的设计,接下来便是推行。

严惩私铸,是確保新幣信用与流通秩序的铁律。

凡私自熔炼官幣、私铸偽幣者,一经查实,將以等同於叛国的“制售假幣”重罪论处,主犯斩立决,从犯及知情不报者,一律流放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进行劳动改造,

绝不姑息。

新幣的推行,將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选择在新京、哈瓦那、新杭州这三处核心区域,设立“官方银行”。

强制规定,所有关税、盐税等国家重要税收,必须以新幣缴纳。

同时,允许商贾百姓,持旧有的明朝铜钱、散碎银两,到官银钱局兑换新幣。

为了回收旧幣金属用於重铸,兑换时將加收百分之五的“火耗”,这也是促使民眾儘快接纳新幣的手段之一。

通过税收槓桿和官方兑换,逐步將市面上的杂幣、劣市淘汰出局。

军餉的发放,也將全面改用新幣。

士兵们领到崭新的铜幣,可以在军中设立的官仓,以平价兑换米、盐、布等生活必需品。

这不仅能稳定军心,更能让新幣通过军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快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稳定基层的购买力。

朱高煦的目光,並未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

通过货幣的统一,他要加速各个孤立定居点之间的经济整合,將它们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真正的经济共同体。

这是为他即將建立的新国家,提供坚实的財政基础。

那件秘密製作的九章纹太子龙袍,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財政来支撑其所代表的权力。

而金幣上“日月星辰”的图案,不仅仅是象徵天命,更是他为未来皇室徽记预留的伏笔,为有朝一日正式称帝,铺陈法统符號。

他朱高煦,要在这片新大陆上,建立一个前无古人的华夏帝国。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我在蒙德怀抱圣剑而生 末世,然后变身魔法少女 我是网红摄影师,我叫陈老师 刚开二游公司,破产逆袭什么鬼? 长生:我有一株悟道莲 我,假少爷,可校花是真追啊 千年世家,从刺杀吕雉开始 玩家们的废土宇宙 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岁月回声:我在火红年代吃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