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五帝庙的位置,定在长安东北方向的渭河北岸。
所谓五帝,分別是青帝太昊、炎帝神农、黄帝轩辕、白帝少昊、黑帝顓頊。
秦朝时,曾有雍地五畤,分別祭祀五帝。
如今既是同时祭祀五帝,规格自然得做到最高。
按照刘恆的意思,五帝庙便是同宇,帝一殿,面五门。
吴楷的设计方案也是如此,黄帝以土德居中,四帝殿各自朝向四方。
主体並没有多大的改动空间,只是需要许多细微处的调整。
比如顶部的星宿图,以及对应色彩等等。
吴楷精於设计,新垣平通识星宿,再加上工匠们的手艺。
五帝庙的修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著。
吴楷忙得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反倒是吴行明,閒的无所事事。
年末之时,齐国忽然传来噩耗。
刘则薨,諡號文王。
吴行明闻讯唏嘘不已,谁能料到,刘则竟比他的父亲刘襄还要短命。
而更惨的是,刘则並没有子嗣,依照制度,可以就此除去齐国。
晁错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时机,正好收回齐地。
刘恆当然想这么做,但刘肥子嗣对他本就有所不满,要是因此联合其他诸侯起兵反叛,岂不是又添乱事?
於是,贾谊接著上书,认为可以藉此机会分封刘肥的子嗣,这样既可以彰显刘恆的仁德,也可以削弱齐国。
文帝十六年,刘恆下詔,將齐国、济北郡,都分封给了刘肥的剩余子嗣。
如此一来,原本的齐国,加上復任的城阳王刘喜,硬生生地被拆分成了七个小国。
而后,刘恆又將刘长的三个儿子。
刘安、刘赐、刘勃分別封为淮南王、庐江王、衡山王。
这也算是推恩令的前身。
夏四月,五帝庙建成。
刘恆亲自前往祭祀。
晨光熹微时分,五帝庙外甲士林立。
百官身著朝服俯伏於道旁。
刘恆头戴十二旒玄冕,衣服则是由此前的玄色改为了黄色。
车驾行至五帝庙台阶前,刘恆才从车上下来。
新垣平身著素纱深衣,上前迎驾。
他领著刘恆上了台阶。
只见这是一片开阔的广场,正中央是一座精美的庙宇,四方设有祭坛。
“陛下请看,此广场暗合五行之数。”新垣平边走边介绍道:“东方青帝属木,南方赤帝属火,西方白帝属金,北方黑帝属水,中央虽隱而不显,实为黄帝土德居中——正应陛下承天受命之象。”
刘恆微微頷首,对此很是满意。
接著,新垣平又领著刘恆步入五帝庙。
百官在后跟隨。
这庙里的塑像、雕画,都是长安,甚至天下最好的工匠所制,无一不是精妙绝伦。
而且五帝塑像的形制、动作,都有背后的深意。
刘恆闻言,並没有让新垣平来做讲解,而是想要考校百官。
最终,自然是贾谊才学出眾,答得最为出色。
围著五帝庙看了一圈,刘恆对此颇为赞善。
而后,便正式进入祭祀流程。
在五帝庙的桌案前,摆放著太牢三牲。
刘恆携百官拜於前,神色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