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头盔,是战斗服上科技含量最高的部件。
它自带夜视、红外视觉以及动態目標识別功能,並且可以將强化过的图像投影显示在透明面罩上。
在头盔的辅助下,陆渊不费吹灰之力,步行3公里后,在一座红褐色岩山的山脚下找到了一群“外星异形”。
那是一种有甲壳的节肢动物,体型有狗那么大,样子像蜘蛛,但只有四条细长的腿,以及一对用於进食的螯肢。
它们看上去有一定的攻击性,但受限於体型,实力应该不是很强,正好可以拿来练手。
陆渊趴在沙丘顶端,举起了“突击者”式自动步枪。
这把步枪以火药为动力,发射7.62毫米铜壳钢芯弹,原理上与穿越前的那些传统步枪没什么不同。
毕竟,自从二战结束后,枪炮的基本结构就没怎么变过,米国人的m2老乾妈硬是用了一个世纪,德国国防军的mg3本质上就是mg42的改良版。
它真正富有技术含量的地方,是悬掛在枪管下方的弹道计算机。
计算机与战术头盔智能物联,能自动计算弹道落点,然后在面罩上显示准星,並且支持2-20倍光学放大。
准星的形状、顏色,还有亮度,都可以按照用户的喜好进行自定义。
只要能拿稳,这把枪可以在任意姿態下瞄准射击。
相比之下,什么红点瞄具、全息瞄具,简直都弱爆了。
这才是未来科技!
砰砰砰!
陆渊瞄准目標,扣下扳机,对著200米外的目標打出了一个三连发点射。
其中两发准確命中,子弹轻鬆穿透了几丁质甲壳和身体,“沙漠蛛”抽搐几下,倒地不起。
陆渊虽然只在大学军训时打过10发56式半自动,但在高科技设备的辅助下,上手神速!
看到同伴暴毙,周围几只沙漠蛛迅速一鬨而散。
陆渊走上去,先用扫描仪扫描了猎物的尸体。
结果显示,沙漠蛛是一种高等节肢生物,有著內外两套骨骼系统,新陈代谢水平不亚於同体积的哺乳动物。
因为凭空多了一套外骨骼甲壳的缘故,它体內微量元素的含量显著高於人类。
换算下来,只需要90公斤猎物,就可以满足製作三名玩家克隆体的需求。
而且,沙漠蛛体內不含毒素,肌肉內含有大量蛋白质和原,意味著它是一种食材。
能吃!
陆渊把猎物抱起来掂量了一下,好傢伙,至少30公斤!这肉量可比什么帝王蟹、椰子蟹大多了,就是不知道带不带美味特质。
“不妨煮了品尝一下。”
他体內的大吃货帝国基因发出了咆哮。
空天飞机里的食物储备只够一个人吃一个月,如果把三名玩家全召唤过来的话,四个人,就只够吃一周而已。
因此,儘快扩大食物来源。
开发外星食谱,十分有必要。
想到这里,陆渊从背包里取出尼龙绳,將猎物绑在身后,没有尝试继续狩猎,返回了迫降点。
现在,他的力量和耐力还只是普通人水平,战斗服和武器的总重量接近10公斤,再加上一只30公斤的猎物,已经接近长距离野外负重的极限。
回到空天飞机舱內之后,陆渊先带著猎物来到生活区厨房,抄起刀,卸下了它半条腿。
这个就是今天的晚餐了。
剩下的部分,连同足够的生活用水和其他原料,一起丟进3d印表机。
这样,塑造第一名玩家肉体的材料,就全部凑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