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玩家们的废土宇宙 > 第230章 一级战舰之上

第230章 一级战舰之上

“之前咸鱼他们第一次去新希望时,在码头区看见的那两艘一公里长的超级民主帝国主力舰,它们都没有散热板———

“是的执行官!按照正常逻辑,至少超级民主帝国跟我们一样,也掌握了高密度反应堆、重型电磁炮以及熵零素炉等一些列高阶技术,並且-恐怕只会比我们更加先进。”

草原沉声道。

好傢伙所以超级民主帝国其实是知道熵零素这种东西存在的,只是严格对外保密而已—.

而且,除自己之外,知道这个秘密的,真的只有超级民主帝国吗?

未必!

“所以这就引出一个问题,”陆渊说,“星联的所谓『一级战舰標准”,到底是不是最高標准?这决定了我们会不会误判对方的实力,非常重要!”

草原一下子坐的笔直。

“对!我想跟你谈的就是这个!按常理来讲,能在军售市场上出现的武器,

一定不是研发者手里最强大、最先进的,通常只是二线,甚至三线產品。

“所以我极度怀疑,在一级战舰標准之上,还存在著“特级舰』,乃至『超级舰』標准!这些战舰的武器输出功率至少与『秦岭』相当,但是只供自用,严禁出口!”

“你觉得哪些势力,拥有特级舰和超级舰?”陆渊追问。

“那些真正拥有自主军工能力,以及大规模科研能力的势力。现在来看,主要是超级民主帝国、人类开拓联邦、新希望,还有极乐岛。阿波罗和珈蓝不在此列。”

“是,他们的舰队都是买来的,自己不能生產,这点我也发现了。”

陆渊喃喃道。

看来一级势力之间,实力亦有差距!

像阿波罗和珈蓝这种,说好听点,是一级势力守门员,说难听了,其实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欺凌弱小尚可,真要与强者博弈,上不得台面。

陆渊的脑海里,再次出现了那两艘巍峨的公里级主力舰。

其实面对超级民主帝国,当前的沧源又何尝不是小角色呢?

“秦岭”级上面的反应堆,单台功率是200gw,这也是沧源能建造的最大核聚变反应堆,能量输出相当於现实中9个三峡水电站。

三台这样的反应堆,才能带动一台重型电磁炮。

而超级民主帝国的主力舰,主炮单发威力达到了“秦岭”的两万到三方倍炮弹动能与一颗战略级巨型核弹相当,比直径100米、质量50万吨的陨石还要生猛得多!

哪怕这种主炮充电时间有5分钟、10分钟那么久,与之相对应的全舰能量水平,也有“秦岭”的一千倍之多——·

再考虑到公里级主力舰是比“秦岭”大至少两个级別的航艇,也就是星联標准下的战列舰级別,那么,超级民主帝国的200米级同级舰,伤害输出恐怕也是“秦岭”的10到30倍!

简直不是一个次元的对手..

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但这种水平的战舰,沧源目前难以望其项背,甚至连仿製的头绪都没有。

陆渊开始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

对太空文明来说,科技等级每上升一级,所带来的战舰实力提升,根本不是百分之多少,甚至不是翻倍式提升,而是数量级的质变!

是十倍,乃至百倍千倍的差距!

“越级打怪”基本是不可能了,除非是用十几艘战舰围攻一艘落单战舰,並且偷袭起手,占得先机。

沧源,任重而道远啊·

下一步必须努力把科技等级从当前的8,尽力提升到7.5,或者7!

一定要寻求到比核聚变更高效的能源!

接下来,草原介绍了沧源战舰在防御方面的优势,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並没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然后,就是联合惩戒舰队一方的不足之处除了战航性能处於全面劣势外,他们的人员素质也一言难尽。

两名主帅,杰拉德和锡格,都有著明显的性格缺陷。

其中,杰拉德脾气暴躁,容易急躁,虽然大的战略判断没问题,但误判了许多战场细节。

而锡格的指挥,完全就是一场灾难,

用草原的话说,他在很多方面的素质能力甚至不如普通人;傲慢、刚忆自用、莫名其妙地自信、应变能力极差,同时还贪生怕死,傻x到难以形容。

当然,珈蓝的下级官兵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们几乎全都疏於训练,状態极度鬆弛,平时战舰里的杂物就堆积在走廊和舱室里,导致战损之后损管维修困难。

开战之后,不穿太空衣也就算了,甚至连防闪爆服都不穿,导致客观上不能提前排空舰內空气。

於是战舰破损后,大量船员被吹出舱外,室息而死。

最扯的一点在於,几乎所有舰员,包括锡格中將本人,脚上穿的甚至都是在珈蓝十分流行的凉鞋,甚至拖鞋尼玛—

最后这一条,属实给刚刚才陷入不安的陆渊逗笑了,成为今天难得的轻鬆时刻。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打败如此抽象的对手,也只能算是正常发挥,没什么太值得高兴的地方。

“都记录下来吧,分发给员工们,提醒他们以后也不要犯类似的低业失误。”

“是!”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岁月回声:我在火红年代吃肉肉 我是一滩魔修,教她们斩妖除魔 被病娇血姬俘虏后,进入战败CG 速通武侠世界:我专治意难平! 一柄陌刀压大唐 斗罗之圣主开局 我泱泱大国,科技强亿点怎么了? 江湖唯一玩家 东京:我在女校当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