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他也不愿拂了老人家的好意,只能恭身垂耳听了。
其实自从那天跟杨德虎掰扯的时候,意外碰到了岳颂英的胳膊,他就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开窍了。
这段时间一个人的时候,房大龙也想了很多。隔壁秦姐是挺好,可那是张立明媳妇,挨不得碰不到的,每天就这么干瞪眼,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要是能找到一个像岳颂英那样的女人,身子软软的,似乎......可能......也不错?
“哎,我知道了。老太太您放心,今年肯定让你听著信儿!”房大龙心里有了算计,一脸坚定的对老太太承诺道。
老太太又看向了一旁的房小草,大过年的本应是喜庆日子,可这孩子愣是没什么表情,脸上也是木木的。
“没事就来找胜南聊聊天,你们以前不是经常凑一起吗?她现在虽然上班了,可周末还是在家的,你过来给她讲讲学校里的事,或者让她给你说说上班的事。多交流交流,別整天在屋里闷著。”老太太对著房小草叮嘱道。
秦胜南比房小草大了一岁,以前上学的时候两人都是结伴而行,自从秦胜南接了父亲的班,参加了工作,就很少有机会跟她一起交流谈心了。
房小草没有说话,抬起头来愣愣的看了看老太太,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秦胜南,最终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下来。
房大龙带著妹妹走后没多久,杨德虎夫妇走了进来,夫妻二人寒暄几句,给老太太磕了头。
按说结了婚的人没资格领红包,可这两位一直都没有孩子,老太太怕面上不好看,就把他们当做孩子一样,一人给发了一个。
岳颂英刚要推辞,就看见丈夫已经收下了,也只能跟著伸手接过,起身向老太太致谢。
出门之后,岳颂英满脸的不高兴“老太太给红包,你就那么生受了?也不知道推辞一下,显得多没规矩?”
“推辞?我为啥要推辞?你没看房大龙跟他妹妹刚才走的时候,手里都捏著红包吗?他能拿我为啥就不能拿?”
杨德虎本来就不乐意来,在他看来老太太非亲非故的,见了面儿道声好也就是了,凭啥要在大年初一,上赶著给人家磕头?
要不是刚才趴门缝上看见房大龙领了红包,岳颂英又硬拽著他来,杨德虎都不愿意出门。
岳颂英夫妇走后,秦家姐弟四人,秦胜南、秦胜娣、秦国庆、秦胜利站成一排,挨个儿给老太太拜年。
“太太,新年好!愿您事事顺心,笑口常开!”大姐秦胜南第一个磕头。
老太太笑著让她起身,看著眼前亭亭玉立的少女。见她扎著头髮,穿著一身蓝布工装,上了大半年的班,脸上虽然红润,却也有些消瘦,没有了小时候的婴儿肥。
“好孩子,以后工作別那么拼,家里有太太和你娘在,不需要你去挣些什么。把自己顾好了,就是最大的孝顺。”老太太给她发了红包,殷殷嘱咐道。
秦胜南点头应了,退向一边,二姐秦胜娣跟著磕头。
“太太,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太太看著笑顏如的少女,十一二岁的年纪已经开始抽条了,姐弟几人顏色最好的就是她,怎么看都是赏心悦目。
不过老太太知道她性子强,见她瞪著眼睛,等自己像对待老大那样嘱咐她,摇著头笑道:“你呀,以后別啥事儿都要爭个高低,小姑娘家家的,要懂得矜持。还有,嗯~......以后要多让著点弟弟!”
秦胜娣差点没被这一番话说哭了,大过年的,也不像关心大姐一样关心一下自己,还净顾著旁边那个傢伙。男孩儿就了不起吗?自己到底哪里差了?都是些偏心眼儿的。
老太太见她气呼呼的,不禁失笑道:“好了,好了!你也彆气,等以后长大嫁了人,你就知道有个娘家弟弟,能抵多大事儿了。”说著让秦胜娣起身,把手里的红包递给了她。
秦国庆见二姐走开,迈步上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嬉皮笑脸道:“老太太,我祝您今年八十,明年十八。青春永驻,越来越年轻。”
“够了,够了。快起来吧!”老太太见他磕得实诚,赶忙让他起身,也不在意他满嘴胡说八道,將他拉到身前仔细的瞧了瞧。
自从他爹走后,这孩子跟变了个人似的,以前虽然也顽皮淘气,可也没有像现在这般胆大妄为,对待外人更是颇有一种肆无忌惮的感觉,难道真的是长大了,心里有了成算?
秦国庆见老太太盯著自己看,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脸颊。他最近也时常注意自己的外貌,发现除了长高了些,好像也没什么变化。
高鼻樑、眯眯眼,一对浓眉立在脸上,有种见了就想让人问一句的衝动:你小子到底吃了几碗粉儿?
“太太,您就没什么要叮嘱我的?”秦国庆穆然开口,打断了老太太的沉思。
“叮嘱?你这皮猴子不大闹天宫,我跟你娘就跟著念阿弥陀佛了。以后老老实实在家里呆著,別老想著往山里跑,还有,少去旧货市场招惹那些个不三不四的人。”老太太显然觉得,他最近可能是在外面学坏了。
秦国庆听了一顿絮叨,心里有些无奈,他去这两处地方,也不光是玩儿,这不得为以后的苦日子提前做准备嘛?不过也没开口反驳,低著头应了一声,退到了一边。
最后一个小妹秦胜利,五岁的娃娃立在当中,喜气洋洋的看著就让人心生欢喜。
她走上前来,跪下磕头道:“太太,我祝您新年好,天天开心!”
“好,好!快起来吧。你这丫头是个有福气的,生下来就是新社会,从小就没挨过饿。以后有这么些哥哥姐姐管著你,基本上啥事儿都不用操心了。”老太太看著白白净净的小不点儿,满眼的笑意止都止不住,赶忙伸手给她发了红包。
待孩子们都拜完年后,秦母端了一杯茶,放在了老太太手边,道:“太太,我也祝您事事顺心,福寿安康!”
秦母过去是府上的丫鬟,按规矩过年都是要叩头的,只不过现在是新时代,早就不兴那一套了,只是多年的情分在这里,该有的礼节还是不会少。
老太太应了声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秀琴吶,工作上的事情要是不顺心,就乾脆辞掉別干了,咱也不缺那三瓜两枣的。你以前没出去做过工,外面的城狐社鼠不好应对,回来陪著我,咱们一家人安安稳稳的比啥都强。眼瞅著三宝也懂事了,这好日子啊,且还在后头呢。”
秦母听了老太太的话,不自觉间眼眶已是微微泛红,又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四个孩子,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背,仿佛坎坷的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