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个和谐福!“穿格子衫的程式设计师哀豪道,他的头髮乱糟糟的,眼睛布满血丝,“这已经是今天第二十七个了!“
他的同事突然灵机一动,掏出马克笔在便签纸上歪歪扭扭写了个“福“字:“快扫这个!我奶奶说手写的福字最灵!“
手机摄像头对准纸片的瞬间,金光一闪一一“恭喜获得敬业福!“
“臥槽!真的有用!“程式设计师激动得手舞足蹈,立刻引来更多人效仿。
一时间,茶水间里到处都是手写“福“字和扫码的人,空气中瀰漫著兴奋和紧张的气息。
这股风潮甚至惊动了媒体。
《钱江晚报》记者拍下西湖边老大爷们在地上写福字的场景,配文《全民寻“福“记》。
照片里,一位白髮老人正用毛笔在青石板上挥毫泼墨,周围围满了举著手机的年轻人,有人著脚,有人半蹲著,只为找到最佳的扫福角度。
与此同时,微信的各项数据开始疯狂升。
日活用户增长300%,朋友圈发布量增长450%,视频通话时长更是暴涨700%!
昊天数据中心里,工程师们紧张地盯著伺服器负载指標,大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跳动,
仿佛隨时都要衝破天际。
“李总,流量已经达到日常的8倍了!“技术主管擦著汗报告,他的衬衫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再这样下去——“
“启动备用伺服器集群。“李昊镇定自若,他站在数据中心的大屏幕前,眼神坚定,“告诉运维组,这可能是微信歷史上最重要的阶段。“
除夕前夜,集五福活动进入白热化阶段。
各大论坛热议话题前十有六条与之相关,#敬业福#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
线下更是出现了各种令人蹄笑皆非的场景。
商场里,有人对著“福“字春联反覆扫码,即便被保安驱赶也不愿离开;
餐厅里,食客们爭相拍摄菜单上的“福“字菜品,服务员上菜时都要先提醒顾客“小心別洒在福字上“;
甚至有人专程跑到寺庙,对著香炉上的“福“字图案举起手机,在香火中虔诚扫福。
最夸张的是某高校男生宿舍,一群工科生连夜开发出“福“字识別算法,能自动从网络图片中提取可扫码的“福“字。
这个程序很快在校园论坛流传开来,创造者还贴心地標註:“仅供学术交流,切勿商用“,但挡不住学生们如获至宝,宿舍楼里此起彼伏的“叮“声,仿佛是新时代的新春乐章。
除夕当天上午,微信官方发布数据:已有超过800万人集齐五福。
这个消息如同火上浇油,让剩余的用户更加疯狂。
“妈!快把咱家春联拍给我!“某公司白领小张对著电话喊道,声音里带著破釜沉舟的急切,“我同事说老式春联最容易出敬业福!“
电话那头,张妈妈一边念叻“这孩子魔了“,一边还是乖乖拍下家门口的“福“字发过去。
五分钟后,小张的尖叫声响彻整个办公室:“我集齐了!我真的集齐了!“
他跳起来挥舞著手机,脸上洋溢著狂喜,周围的同事纷纷围过来,眼神中既有羡慕又有不甘,有人立刻掏出手机,继续投入到这场寻福大战中。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