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冷核突破,氦-3之困
昊天能源研究所的地下三层实验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紧张的气氛瀰漫在每一个角落。
李昊站在厚重的防辐射玻璃前,目光紧紧盯著隔离舱內那个闪烁著幽蓝光芒的金属圆环。
圆环直径仅有十五厘米,表面布满了蜂巢状的纹路,此刻正悬浮在真空舱中央,散发著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
实验室內的设备发出轻微的喻喻声,仿佛在为这个伟大的时刻奏响乐章。
“温度稳定在726.85摄氏度,运行时间”何院土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他的话语中带著一丝难以置信的兴奋,“已经突破300小时!”
这简单的一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实验室里炸开。
研究人员们互相击掌,眼中闪烁著兴奋的泪光。
他们的欢呼声在实验室里迴荡,却显得有些压抑,仿佛生怕打破这神圣的氛围。
这个代號“燧人氏”的小型冷核聚变装置,已经连续运行了十二天半,创造了人类能源史上的新纪录。
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人类能源新时代的曙光。
李昊的手指轻轻敲击著控制台,调出全息投影中的数据流。
与传统托卡马克装置不同,“燧人氏”採用的氦-3催化反应不会產生中子辐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8%,输出功率足以驱动一艘万吨级驱逐舰。
更关键的是,它的体积只有茶几大小,却可以持续运行数月不需要补充燃料这样的技术,无疑是能源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李总,海军方面已经等不及了。”王建军的声音从加密通讯器中传来,打断了李昊的思绪。
“055c型驱逐舰的设计方案已经修改完毕,就等『燧人氏』定型量產。”
李昊的自光扫过能源输出曲线,眉头却微微皱起。
他深知,技术的突破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挑战。
“首长,现在有个关键问题一一氮-3的稳定供应。”李昊沉声说道。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屏幕上立即浮现出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全球已探明氮-3储量仅15吨,而一艘055c型驱逐舰年消耗量就达200公斤。
如果全面换装,仅海军每年就需要至少5吨氮-3。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月星。”何院土突然插话,白的眉毛下双眼炯炯有神,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看来开发月星计划要正式启动了。”
他的声音中带著一丝激动。
李昊点点头,手指在投影上划出一个复杂的计算公式:“月壤中的氢-3含量是蓝星的百万倍。根据月兔一號带回的样本分析,每吨月壤含氦-3约0.01克,jh
区域更是高达0.03克。按照这个浓度,开採100万吨月壤才能提取1吨氮-3。
而“遂人”反应堆量產后,年需求量將超过50吨—“”
他的声音逐渐低沉,实验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意识到,现有的蓝星资源根本无法支撑冷核聚变的广泛应用。
开发月星,已经从科学幻想变成了迫在眉睫的战略需求。
“立即召开高层会议。”李昊按下通讯器,声音中带著不容置疑的坚定,“通知航天局、能源部和国防科工局的负责人,两小时后在绝密会议室集合。”
当李昊走进会议室时,十几位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已经围坐在全息投影桌前。
投影中,月星的三维模型缓缓旋转,jh区域被红色標记格外醒目。
这些专家都是各自领域的者,他们的到来,意味著这场会议將决定人类能源未来的走向。
“各位,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李昊开门见山,声音中带著一丝严肃,“『燧人氏”的成功意味著我们即將迎来能源革命,但氮-3的短缺將成为最大瓶颈。”
他的自光扫过每一个人,仿佛在寻找答案。
航天局的赵总工程师推了推眼镜,声音中带著一丝谨慎:“从技术角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