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南天门现,守卫大夏
《流浪地球》剧组前脚刚走,大夏航空航天局的专家团后脚就抵达了星港城领队的马局长连寒暄都省了,直奔主题:“李总,高空防御系统必须儘快落实。阿美利卡的x-37b空天飞机上周又进行了一次变轨测试,明显是针对我们。”
会议室里,三维投影展示著太空电梯的脆弱点。
从地面到同步轨道,3.6万公里的缆绳完全暴露在外,隨便一次人为撞击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李昊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眉头紧锁,目光坚定地看著投影屏幕。
他深知太空电梯对於大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一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常规方案是在不同高度部署拦截飞弹。”国防专家指著几个红点说道,“
但成本太高,覆盖率也不够。”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大家都知道,面对复杂的太空威胁,仅靠拦截飞弹显然是不够的。
李昊等所有人发言完毕,才缓缓起身:“各位,请看『南天门计划”。”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全息投影瞬间切换,一座宏伟的轨道防御平台缓缓旋转。
它形似古代城楼,主体结构长三公里,配备有电磁炮阵列、雷射拦截器和量子雷达系统。
最惊人的是,平台底部延伸出数十条机械臂,可以像蜘蛛织网般在电梯缆绳周围构建防护力场。
“第一代南天门將部署在低轨道,负责保护电梯下段。”
李昊放大设计图,详细地介绍道。
“採用冷核聚变供能,配备十二门电磁轨道炮,射程3000公里;雷射拦截系统可同时锁定200个高速目標。”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马局长的手微微发抖,他看著全息投影上的南天门平台,眼中满是震惊:“这这已经超出国际空间站的总重量了,怎么运上去?”
他的声音中带著一丝颤抖,显然是被这个宏伟的计划震撼到了。
“就地建造。”李昊调出製造流程,耐心地解释道,“平台主要结构採用蜂窝式纳米材料,重量只有传统材料的十分之一。我们先发射核心模块,其余部件由太空电梯运输,在轨道上完成组装。”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一幅幅详细的建造流程图出现在眾人眼前。
“动力系统呢?”能源专家急切地问,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这里。”李昊指向平台中央,语气中带著一丝自豪,“微型聚变反应堆,
输出功率500兆瓦,足够支撑整个防御系统运转50年。燃料由专门的补给舱定期输送。”
他的话让在场的专家们眼前一亮,微型聚变反应堆一直是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如今被应用到南天门计划中,无疑是给这个计划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隨看讲解深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防御体系逐渐清晰。
三座南天门平台分別部署在低、中、高轨道,形成梯次防御;
配合地面雷射站和太空预警卫星,构成天罗地网;
甚至预留了扩展接口,未来可以升级为深空防御前哨。
“最精彩的是这个。”李昊点开一段模擬视频,屏幕上立刻显示出量子纠缠雷达系统的工作场景,“量子纠缠雷达系统,探测范围覆盖整个近地空间,任何物体的轨道变动都会在0.1秒內被捕捉並分析。”
马局长突然站起来,差点碰翻茶杯:“这技术——-不是还在理论阶段吗?”
他的声音中带著一丝不敢置信,量子纠缠雷达一直是各国科研的前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