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摇了摇头,语气坚决:“全部自主研发。”
他点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详细记录了生命维持系统的各项设计和参数。
他继续说道:“植物舱採用转基因藻类,每小时可转化200人份的二氧化碳;水循环系统比国际空间站有了十倍的强化。”
他一边说,一边调出相关的数据和图表,让周工更直观地了解这些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他继续展示更多细节。
每个舱段都配备了独立的冷核聚变供电单元,这种先进的供电方式不仅高效而且稳定,为太空城的长期运行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对接埠採用磁流体密封技术,可以在30秒內完成舱段连接,大大提高了太空城的组装效率和安全性:
甚至还有专门的空间製造舱,可以直接利用太空资源3d列印备用零件,这在太空中无疑是一项极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技术。
討论持续到深夜,办公室內的灯光依旧明亮。
当他们敲定最后一项参数时,周工突然嘆了一口气,他的目光落在墙上掛著的一张老照片上。
那是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的合影,照片中的人们意气风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周工的声音有些硬咽:“三十年前我们连载人航天都不敢想,现在”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三十年的风雨兼程,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终於迎来了这样的成果。
窗外的实时监控屏上,星港城的火箭发射塔正將又一颗量子通讯卫星送入轨道。
那巨大的尾焰照亮了半个夜空,如同一道绚烂的烟火,为这个寧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壮丽的色彩。
李昊收起平板,顺著周工的目光看向那张泛黄的照片,他的眼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周工,这只是开始。”
他调出一张效果图,上面是建立在月球静海基地的氮-3精炼厂,那宏伟的建筑在月球的荒芜大地上显得格外醒目。
他继续说道:“等太空电梯建成,月球基地也该提上日程了。到时候,您一定要当第一个登月的总工程师。”
周工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的光芒。
他看著李昊,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他点了点头,声音中带著一丝坚定:“好,我一定去。”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在这个寧静的夜晚,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太空探索的辉煌篇章正在缓缓展开,而他们,正是这辉煌篇章的书写者。
隨著夜色的加深,办公室內的灯光渐渐熄灭。
但他们的梦想和信念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闪耀著光芒。
他们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让人类在太空中留下更加深刻的足跡。
李昊走出办公室,夜风拂过他的脸颊,带来一丝凉意。
他抬头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梦想,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標,如今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他相信,只要他们继续努力,未来的太空探索將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著他们。
周工也走出办公室,他看著李昊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敬意和信任。
他知道,李昊是一个有著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他相信李昊能够带领他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著夜风的清凉。
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为这个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