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乔霖点点头,完全在意料之中。
有李卫民那边打过招呼,加上她自己主动申请,系里那帮人精为了省事儿,肯定麻溜批准。
“钱呢?收到了?”
他之前让刚找的兼职小会计——没错,靠著张家的赔偿金和《老鼠爱大米》那点版税,他已经开始学著当老板,搞財务外包了——
给童遥卡上打了五千块。
不多,也就够她离开京城猫一阵子。
明面上是安抚费,实际上懂的都懂,封口费、控制费,缺一不可。
“收到了,谢谢...”童遥的声音更低了,跟蚊子哼哼似的。
“不用谢我,”乔霖语气依旧平淡,“这是你应得的,或者说,是你自个儿换来的。记住咱俩的约定,管好你的嘴,安安分分,別再给我惹任何麻烦。等我要用你了,我会联繫你。”
他顿了顿,觉得童遥那颗心可能不那么安分,又补了一刀:“当然,你要是不听话,我手上有一盘录像带。”
电话那头安静了一会儿,传来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呜咽,然后是死一般的沉默。
“我知道了。”过了好半天,童遥才用气若游丝的声音回了句。
“那就好。”乔霖“咔噠”掛了电话。
棋子落定,暂时封存。
接下来,就是把《胡同·光影》这块璞玉,给它打磨到闪瞎人眼,然后去京城那个更大的场子,给所有人来个闪亮登场!
乔霖没耽搁,揣著素材,第二天就直奔“motion magic”工作室。
地方在京城一个贼不起眼的创意园区里,外面看著灰扑扑的,跟要拆迁似的,结果一进去,嚯!別有洞天!
那些个动輒几十上百万的专业调色台、录音棚、混音设备,看得乔霖这种见过世面的,都忍不住小小“哇塞”了一下。
这硬体条件,跟他那三百块月租的小破屋配上破电脑比起来,那简直是鸟枪换火箭,直接从钻木取火蹦到曲率引擎了!
负责接待他的高总,接到张国利电话后,態度那叫一个客气,就差没喊“乔爷里面请”了。
简单寒暄几句,了解完需求,大笔一挥,直接给他安排了公司里最顶尖的调色师小李和混音师小张,还特批了一个小棚的空閒档期,隨便用!
“乔老弟,张先生特意交代了,你这片子啊,我们得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伺候!”高总拍著乔霖的肩膀,笑得跟弥勒佛似的,“有啥要求,只管跟小李、小张他们提,技术上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乔霖自然是一通商业互吹加感谢。
接下来的几天,乔霖就跟在“motion magic”安了家似的。
当然,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作为短片的视觉顾问,唐烟也被他抓了壮丁,特別是调色环节,这位对色彩和光影的敏感度,有时候还真能给乔霖带来点小惊喜。
一开始,负责技术的小李和小张还有点端著,心想不就是个学生片嘛,还是个表演系跨界导演,能懂个啥?
估计就是走个过场,调亮点、声音弄乾净就完事儿。
结果没过半天,这俩技术大佬就给跪了!
乔霖这小子对后期流程熟得不像话,对画面光影、色彩情绪的要求精准到令人髮指!
比如调色时,乔霖提出某个镜头想要一种“带著暖意的冷调子,像冬日阳光照在旧家具上的感觉”。
小李调了半天总觉得差点意思,旁边的唐烟瞅了半天,忽然小声提醒:“是不是可以试著在暗部加一点点几乎看不见的紫红?”
乔霖眼睛一亮,打了个响指:“对!就是这个味儿!”他冲唐烟讚许地点点头,“还是你懂我。”
唐烟被他看得脸颊微红,嘴角却忍不住翘了起来,小声回了句:“嗯吶~我们是最佳拍档嘛。”
那语气里的甜度和默契,让旁边的两条单身狗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多余。
混音那边也一样,乔霖对音效的要求近乎强迫症,某场戏得配鸟叫、哪一幕需要老掉牙的自行车铃声......
几天下来,小李和小张看乔霖的眼神都不对了,心里就一个念头:这张先生介绍来的小年轻,绝逼是个妖孽!这特么真是中戏在读的学生?別是哪个大导演披的马甲吧?!
金旭和李行哲也被乔霖叫来学习先进经验,当他们看到原本粗糙的素材,在专业设备和乔霖的精准调教下,变得光彩夺目、声音层次丰富得一塌糊涂时,那下巴都快惊掉了。
看向乔霖的眼神,直接从“哥们你牛逼”升级到了“大佬您还收徒弟吗?”。
终於,经过一番魔鬼式的精雕细琢,《胡同·光影》彻底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