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霖,这下怎么办?这么搞下去评分会被拉低的!”唐烟有些焦急。
2005年的网络环境虽然相对淳朴,但水军控评这种脏活儿已经初见端倪,尤其是在新兴的豆瓣这种评分网站上,很容易影响路人缘。
“急什么。”乔霖手指在键盘上轻敲,眼神锐利,“玩舆论?老子是你们祖师爷。他们不专业,我们就教教他们什么叫专业!”
下一刻,乔霖的反击战正式打响。
他亲自坐镇指挥,乔家班等人迅速行动起来。
第一步:曝光水军,爭取同情。
团队迅速收集整理了论坛和豆瓣上那些可疑帖子、差评的截图,包括其高度相似的评论內容、註册时间集中、活跃度异常等证据,直接甩到了当时流量最大的天涯社区娱乐八卦版块,以及猫扑、西祠胡同等各大热门论坛!
帖子標题耸人听闻:《震惊!某大片疑似僱佣水军恶意攻击新人导演作品,豆瓣评分一夜暴跌!》、《扒一扒那些专业差评师的丑恶嘴脸!国產好片要被黑死?》帖子內容图文並茂,逻辑清晰地指出了水军操作的痕跡,並“不经意”地提到了同档期竞爭对手《做头》的背景和资源优势,引导吃瓜群眾自行联想。
同时,发动工作室和身边所有能发动的人,呼吁真正看过电影的观眾去豆瓣打出真实评分,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二步:技术分析,引导口碑。
乔霖亲自披上马甲“电影小学生”,在几个影迷聚集的专业论坛和博客上发布技术分析贴,从镜头运用、剪辑节奏、配乐选择、色彩构图等方面,深度剖析《好奇害死猫》的亮点和导演的巧思,將影片往“製作精良”、“风格独特”、“新人导演才华横溢”的方向引导。
第三步:持续引流,扩大影响。
利用已经小范围出圈的歌曲《小半》,製作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歌曲mv”式短片,投放到各大门户网站,並在线下宣传中强化歌曲的存在感,让歌红带动电影红。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网络上关於“《做头》雇水军黑《好奇害死猫》”的討论甚囂尘上,虽然没有实锤,但足以让《做头》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
大量被激怒的真实观眾涌入豆瓣,打出高分並留下真实评论,很快將之前的恶意差评淹没,评分也开始稳步回升。
技术分析贴则吸引了许多“技术流”影迷的注意,开始自发地討论和安利这部“宝藏电影”。
《小半》的搜索指数和下载量也一路飆升。
乔霖看著网络舆论的逆转,满意地点点头。
跟我玩信息战?你们还嫩了二十年!
网络口碑战初见成效的同时,实打实的上座率也开始影响现实的排片。
一些嗅觉敏锐的影院经理,看到《好奇害死猫》那高得嚇人的上座率和场均人次后,开始自发地调整排片,將一些《做头》或其他影片的上座率不佳的场次,悄悄换给了《好奇害死猫》。
“李代表!我们影城明天给《猫》加两场黄金时间的!”
“李总,数据不会骗人,你们这片子是真黑马啊!排片肯定加!”
国利常升的李代表也抓住这个机会,拿著亮眼的上座率数据,开始更强硬地与各大院线沟通、博弈,要求增加排片比例,尤其是周末黄金时段的场次。
院线方起初还有些犹豫,但在实打实的数据和利润面前,也开始逐渐鬆口。
首轮宣发交锋,《好奇害死猫》凭藉过硬的质量和乔霖超前的网络营销策略,在口碑和网络热度上扳回一城,並开始撬动排片的基本盘。
然而,冰冷的票房数字上,《做头》凭藉首日的巨大优势和依然领先的总排片量,累计票房仍然压著《好奇害死猫》一头。
真正的胜负手,將是即將到来的第一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