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太大的表情变化,只是那微蹙的眉头似乎鬆开了些许。
他没再追问,只是低头,翻开了手里那份装订得颇为考究的剧本。
“呼——暂时糊弄过去了。”乔霖心里偷偷鬆了口气,赶紧闭嘴,把舞台完全交给剧本。
他知道,能不能成,关键还得看东西本身硬不硬。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放慢了。
走廊里偶尔有工作人员路过,脚步声都刻意放轻了些。
何冰看得异常专注,手指捻著烟,却忘了点燃,只是隨著剧情的推进,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偶尔会停下来,对著某一页的某句台词或者某个场景描写,陷入短暂的沉思。
乔霖站在一旁,心里跟打鼓似的,紧张又期待。
他对自己这个本子有绝对的自信,那是上辈子被市场和奖项双重验证过的硬货!但面对何冰这种级別的戏骨,他还是有点没底。
终於,何冰翻到了剧本的最后一页。
他缓缓合上剧本,抬头看向乔霖,眼神已经和刚才截然不同,少了审视和距离感,多了几分凝重、欣赏,以及一种棋逢对手般的兴奋。
“这本子,”何冰开口,声音低沉,带著一丝感慨,“有点意思。”
不是文彰那种带著点傲娇的“有点意思”,而是发自內心的、对作品本身的认可。
“確实是个好故事,陈桂林这个人物,也確实写得很扎实,很复杂。”何冰看著乔霖,眼神锐利,“小伙子,你这剧本哪里找的?”
“何老师,不瞒您说,这本子是我自己『写』的。”乔霖挺直腰杆,这次的自信不再是装的。
“你自己写的?!”何冰再次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次是真的惊讶了,“你一个学表演的,还能写出这种东西?”
“略懂一点皮毛,瞎琢磨的。”乔霖谦虚道。
何冰却摇了摇头,他拿起剧本,指著其中几处:
“这里的黑色幽默,还有这里,用写实手法去拍荒诞的浪漫举动,这种处理很大胆,也很高级。说说你的想法?”
来了!专业探討环节!
乔霖精神一振,知道自己初步打动对方了,立刻开始滔滔不绝:
“何老师,我觉得那个年代的下岗工人,他们身上有种特殊的幽默感,那是苦中作乐,是对操蛋现实的一种消解。
陈桂林造钢琴,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诞、很浪漫、甚至有点傻的事儿,
但正是这种『傻』,才体现了他的『轴』,他对女儿的爱,还有他对生活最后那点不甘心......”
他从人物心理动机聊到时代背景,从现实主义的基调聊到超现实的浪漫表达,从镜头语言的运用聊到对表演细节的要求......
越聊,乔霖越是兴奋,仿佛找到了知音。
而何冰也听得越来越投入,时不时点头,或者就某个细节提出自己的看法,两人的交流完全进入了纯粹的艺术创作层面。
这一刻,什么新人导演、话剧大腕的身份差异,似乎都被拋在了脑后。
艺术的共鸣,超越了一切。
“行。”聊了將近半个多小时,何冰终於再次开口,打断了乔霖,他看著乔霖的眼神里已经充满了欣赏和认可,
“小乔导演,你对这个本子,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很深,也很对我的胃口。”
他拿起剧本,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了认真的神色:“陈桂林这个角色,我確实动心了。这几年,能让我一眼就看上的本子,不多。”
成了?!乔霖心里狂喜!
然而,何冰接下来的话,又给他浇了盆冷水。
“不过,”何冰看著他,语气恢復了冷静,“这个角色分量太重,不是小事。而且我手头还有话剧的排练任务,档期上——”
他没有立刻给出答覆,而是问道:“你这个片子,投资多少?什么时候开机?其他的演员定了吗?”
来了,开始问实际问题了。
乔霖知道,戏骨虽然看重剧本和角色,但也不会完全不考虑现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