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宅院主人按捺內心激盪,言简意賅:“朱允炆若能攻占南京,掌控江南,我等即刻赴京施压,逼迫朱高炽废除新政,求和退让。此为首要之举。朱高炽若屈服求和,则锋芒顿挫,议和必破。若彼时北境朱棣仍未振作,我等散播其已亡消息,再度施压,迫使朱高炽顾全大局,禪位於建文帝。”

此言既出,眾人互视,齐声道:“善!”

与此同时,江南战场。

朱允炆率十万大军急行军至南京城外。原本五万兵力,因招降旧部,如今已扩至十万,旌旗蔽日,气势恢弘。

“陛下,南京近在咫尺!”侍从低声稟告。

朱允炆頷首凝视远方,目光所及,湛蓝长空映衬著雄踞长江之畔的南京城,宛如巨兽横臥。

“不曾想,朕竟有今日归途。”朱允炆感慨万千。

侍从奉承道:“陛下英武盖世,定能一举攻陷北京,重掌乾坤!”

朱允炆听罢苦笑一声:“何其艰难!朱棣若取回北平,即便败军亦不可轻视。”

忽闻一阵急促马蹄声,一名將军疾驰而来,高呼:“陛下,天大喜讯!”

朱允炆见对方情绪高涨,不禁面露喜色,好奇地问道:“究竟是何事,让將军如此欢喜?”

將军答道:“北平传来捷报,燕王朱棣因局势混乱再次失利,而且那位妖道李武伤势加重,现已陷入昏迷,恐命不久矣。”听到此处,朱允炆微微一愣,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你如何確保此消息属实?”

將军道:“绝无虚假。这是由北方几位朝臣托人送来的情报,且他们承诺,若能拿下南京,便与我们內外夹击,共復江山。”

朱允炆连连称善,仰天大笑。良久,才渐渐平復心情,隨后追问:“除了这些,他们是否还有其他助力?莫要只是一句空话。”

將军立刻呈上一封密封的信件:“陛下请看,他们已表明诚意。”

朱允炆接过信件,小心翼翼拆开,仔细阅读其中內容。信中详述了京城內高门大户及其党羽的言行,不仅提到协助逼宫之事,还承诺若朱高炽拒不受命,他们將继续施压,並提供物资支援。

“確实诚意十足。”

“哈哈哈哈!”朱允炆开怀大笑。自靖难之役以来,他从未如此喜悦过。没想到北方局势竟发展至此。

然而,笑意未消,他忽又沉思起来,眉头微皱。“这般顺利,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朱棣岂会轻易失败?国师李武武艺超群,即便身受重伤,也不至於濒死边缘。”

將军听后稍作停顿,说道:“陛下,世间之事难有定论。虽此事匪夷所思,但北方士人反应真实,可见並非虚妄。那些人素来狡猾,既敢送来此信,必是確认了李武和朱棣確在北方遭遇重创。”

“你说得也有道理,但我始终放不下心。李武与朱棣二人怎会在北方草原轻易折戟?”朱允炆皱眉说道。

將军沉思良久,却发现这个问题难以解答。李武与朱棣之事確实透著几分怪异,也许並不像表面那般简单。

但无论**如何,对他们来说已无退路。

见朱允炆犹豫不定,老將军心急如焚,心想若再纠缠於此,只会拖延战事。於是鼓起勇气道:“陛下若担忧此事存疑,待朱棣与李武归来,不如即刻遣散三军,乘船远走海外。此时逃离尚不算晚。”

这不过是普通的激將之计,却对朱允炆產生了显著效果。

“胡言乱语!到了此刻,怎能临阵脱逃?”

朱允炆顿时大怒。

將军毫不退让,拱手再次激道:“此非临阵脱逃,而是审时度势之举。朱棣与李武势大,即便攻克南京,若他们安然返回,我方依旧危机重重。倒不如避往海外,另谋出路。”

听完此言,朱允炆麵红耳赤,斥道:“荒谬!朕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將军心中虽不满,但並未直言,仅以委婉语气道:“末將绝无此意,只是为陛下安危著想。此次起兵逆天行事,凶险异常。”

朱允炆听罢略有不悦,却很快明白將军之意,怒气渐消,拱手致歉:“朕刚摆脱迷茫,又陷入困局,多谢老將军提醒。”

“陛下过谦。”將军未再多言,见朱允炆下定决心后,指向南京城道:

“北方之事暂且搁置,眼下应集中全力攻打南京。拿下南京,我军士气必增,陛下威名亦会更盛。”

“若將来掌控江南,与北方文人內外呼应,復国便不再是虚幻泡影。“將军的话语令朱允炆振奋。

“不错,眼下要务便是攻下南京城。然南京城固若金汤,老將军有何妙策?“

老將军毫不犹豫:“围而攻之!“

“现南京守军仅万余,而我军十万,无论兵力还是形势,均占压倒性优势。况且如今南京与北境几乎断绝联络,孤立无援,更无妖道插手。强攻之下,半月足矣拿下此城。“

朱允炆忧虑道:“半月时长稍显冗长,恐错失良机。“

老將军道:“半月虽久,然末將以为只需三五日即可攻克。须知,南京城如今群龙无首,各处守將各自为政。若我方条件优渥,定不乏李景隆这般临阵倒戈之人。“

朱允炆頷首:“此计朕早有所闻,然围城后能否如愿顺畅,尚难预料。“

老將军续道:“城內多为陛下行伍旧部,五日已是极限。若天遂人愿,或许明日便可入城。“南京城內,通济门方向。

一名身披鎧甲的男子佇立城头,遥望远方敌军阵营,言语间难掩激动。

“陛下归来,天佑我等!谁料局势竟至此!“

此人正是当年朱棣围攻南京时,助朱允炆脱险的守將。南京城陷落后,本该调往別处,却因迁都紧迫,暂留此地,依旧镇守通济门。

他对自身前程已不抱希望。身为建文旧臣,未来本就渺茫。岂料朱棣竟於北方战败,朱允炆亦放弃逃亡,重振旗鼓。通济门守將佇立高处,凝视远处敌军布阵。越想心绪越乱,难以平静。他由建文帝亲自提拔,从无投靠朱棣之意。此刻朱允炆初起兵,南京城对他而言至关重要。若此时相助,可谓雪中送炭。

朱允炆若能平定天下,即便不能封侯拜相,一生荣华也享用不尽。因此,通济门守將几乎没有迟疑,立即屏退左右,写好信件交给亲信,命其火速送至朱允炆手中。

此时,北京城中,朱高炽在书房徘徊,满面愁容。这几日,他似老了十岁,甚至添了几缕白髮。他此刻的状態只能用“焦头烂额”形容。一方面江南叛乱未平,另一方面朱棣在北方局势不明;更糟的是,那些文人依旧不肯罢休,如今闹得愈发囂张。

起初,不过是上书进言,如今已演变成**民变。更令人愤慨的是,这些人手段愈发阴险,已有东林党雏形。他们蛊惑普通百姓,谎称李武与朱棣嗜杀成性,北伐后会东征西討,大明永无寧日,届时百姓都將被迫参战。这一招奏效迅速,除少数见过李武神勇的百姓外,不少人被成功**,隨他们行动。

此计堪称毒辣,以无辜百姓为挡箭牌,欲擒先制。所谓“法不责眾”,正是如此。

朱高炽想到这些便怒火中烧,却又深知徒增烦恼无济於事。“算了,生气无用,他们见我著急,只会更得意。”嘆息一声,他无力地坐下,双手揉著太阳穴,“冷静下来,想想办法。”

正在思索之际,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求见。朱高炽料到可能是江南传来消息,神情凝重地召他入內。

“卑职叩见公子!”

纪纲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说正事。”朱高炽一脸倦意,“按理说,你该是报朱允炆兵临南京之事吧?”

纪纲点点头,神情复杂:“確实有一事,但並非最要紧的。还有个坏消息,不知该不该此时告知公子。”

坏消息?

朱高炽皱眉问道:“还有什么样的坏消息?难道又有將领投降了吗?”

纪纲郑重地点了点头。

“確实有將领投降,而且投降的是通济门的守將。”

这句话如晴空霹雳般击中朱高炽,让他瞬间清醒,从座位上站起,目光锐利地盯著纪纲。

“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纪纲严肃回应:“属下怎敢戏言?”

朱高炽重重坐下,神情恍惚片刻后,咬牙追问:“南京城如今如何?”

纪纲答道:“情报三天前紧急送来,恐怕已经失守。那天夜里,通济门被打开,朱允炆的大军涌入城內。”

朱高炽听罢,顿时头晕目眩,思绪一片混乱。

而在另一处,有人欢喜有人忧。

朝廷中因李武新政受害的建文旧臣们个个欣喜若狂。

高墙深院內,主人激动地分享了从宫中探得的消息:南京沦陷!

“短短几天,建文帝收復江南的速度,不逊於当年的朱棣啊!”

“这是天大的喜事!”

“谁能想到建文帝竟如此迅速攻下南京?”

“听说有將领归降,看来建文帝在大明根基深厚。”

“正是如此。”

这时,主人示意眾人安静。

他环视四周说道:“南京已失,很快江南都將归於建文帝,而永乐帝仍在北方生死未卜。我认为,是我们出手的时候了。”眾人纷纷附和。

“没错,无论永乐帝生死如何,回来也是威望大减。妖道李武更是去向不明。即便他还活著,我们也无需惧他,他虽有奇技,但此次之事表明他並非无懈可击,暗箭难防。”

“说得好!听君一席话,令我豁然开朗,这李武也不过如此。”

“正是,我觉得无需再迟疑,眼下站队建文帝才是明智之举。”

“同意!”

“同意!”

“此举虽有风险,却值得一试,同意!”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最长的河 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 NBA之绝对统治力 我这钓鱼竿永不空军,你送给真空军了? 传奇:每天一条捡尸信息 复沦陷 太渊之烬 魏晋不服周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剑出星宿毒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