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笑着帮他点了饮料:“看小孩嘛,操心,有点累。”
沈善登左右看了看:“多多呢?”
孙莉道:“婆婆帮忙看。”
两人寒暄过后,沈善登直入正题:“莉姐,我简单介绍《督公》项目,这个项目实事求是的讲,是中国电影产业升级的一次尝试,也是为古装大片、大片战略找一条新路。”
“苏小小那个角色小样你看了吧?这个人物有两面性,很有挑战,莉姐这样的实力演员加入,我才放心。”
孙莉听着沈善登的介绍,几次想开口,但还是不好意思说。
等到沈善登说完,她才小声道:“多多还小,这个角色我没法出演。”
沈善登直接脸黑。
耍他呢,不打算合作,电话、邮件说一下就是了,还把他叫出来,耽误他多少事。
“那太遗憾了。”
沈善登语气变得冷淡。
孙莉歉意道:“我明白这是不错的机会,谢谢你能想着我这个姐,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合作。”
沈善登完全没了谈兴,但还是保持礼貌道:“剧组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以后有机会再聊。”
说完,沈善登起身告辞。
实在是没什么聊下去的必要,叫一声姐真当姐了,有点下头。
大概是怀孕怀傻了,黄力在项目初立的时候想伸手,到了现在还接受采访阴阳他,要不是孙莉本身有点知名度,加入《督公》有所帮助,沈善登才懒得打交道。
孙莉见饮品动都没动,沈善登就要走,态度相比之前,不能说判若两人,也是当场翻脸。
悲从心来。
怀孕生孩子之后,事业没有了,还愧对蔡艺浓,在家里被黄力教育,婆媳关系也有矛盾,今早出来就被各种念叨
忍不住哭了。
怎么家里家外都是她在受气啊。
怎么越是好人越要受委屈啊!
“别哭了,让人看到还以为谁欺负你呢。”沈善登无奈坐下。
还好是公众场所,要是私人场所,他真怕对方产后抑郁想不开,万一跳了,那就说不清了。
“对不起。”
孙莉连忙解释:“我就是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所以才想当面说清。”
沈善登教育道:“我很忙,不像你这么清闲,下次这种情况,你可以给选角导演,或者副导演回个邮件,要是觉得说不清,打个电话也行,没有下文的事不必这么麻烦。”
“大家谁的事都不耽误,这算基本的工作常识。”
沈善登发现,一顿教育之下,孙莉反而情绪渐渐稳定了。
有些人是敏感体质,孙莉大概是欠教育体质吧,沈善登内心古怪。
他继续教育:“我能理解你的忐忑与期待交织的心情,脱离社会两年,这种脱节感像一层薄雾笼罩着你。”
“但这时间并不算长,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不会消失,市场环境变化是常态,即使一直工作的人员也需要持续学习。你要将关注点放在提升自己身上。”
“你要是不想在聚光灯下,可以演话剧什么的,当然了,也要尽快掌握沟通协作的工具”
孙莉挨训,反而心里舒服了。
“谢谢,有个人说话,我心里好受了许多。”
“就这样吧。”
沈善登等她情绪稳定下来赶紧走人,
喝完咖啡,孙莉想了想,编辑了条短信:“这次真对不起,我们以后还可以像朋友那样聊天吗?”
沈善登收到短信,已读不回。
回到剧组。
马有德过来汇报舆论动向:“‘弱国无艺术’的争议,公众层热度退了,但业界争论没有消失,几个电影周刊还在论战。”
支持沈善登的人,谈产业,谈技术。
否定他的人,往往从艺术性出发。
这帮艺术人讲术语套术语,概念套概念,形而上的那套反复的说,国内产业现状、外国电影产业发展经验教训一点不提,或者说不懂。
空洞乏味,但是声音不小。
“老生常谈,不用理会,这也是热度。”
沈善登对此也是已读不回,不接受采访,问就是在闭关做电影。
“知名度打出去了,后续有步骤释放项目的消息,黄晓明、陈坤的加盟形成节奏,让网友有参与感。”
“参与感!”马有德喃喃自语,不忘拿出小本本记录,感觉又学到了不少。
春节临近。
沈善登布置好了放假事宜,亲自找上陈好,把孙利的缺补上。
“好姐。”
沈善登有求于人的时候,礼数向来不缺。
陈好不客气:“沈善登,你还有脸来见我!”
听这幽怨的口气,沈善登不由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