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喝醋不顶饱(24)
《太阳》之后,于东和姜文老死不相往来,绝对疼的痛彻心扉。
这可是一千万,07年的一千万。
谁要是让沈善登赔了,他也会拼命。
而且只是宣发成本,如果于东还保了票房,赔的更多。
“《督公》是一部商业片,我的定位是武道题材,现在没有,姑且叫做历史动作题材。”
“和古装题材是不同的,现如今的古装题材,只是虚有其表,套了一层皮,并不是真的历史。”
结束出品方会议,沈善登马不停蹄和后期团队负责人开会。
剧组解散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不过是第一步,后期剪辑重要性不亚于前期拍摄。
《督公》后期团队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从电影筹备就开始赶进度的武道具象化特效团队,以及剪辑团队。
沈善登还为剪辑团队配备了摄影助理和录音助理,都是跟组的幕后人员,熟悉素材,能有效配合剪辑师工作。
剪辑交给杜媛操刀,许凝竹等多位剪辑助理辅助。
杜媛是西影厂的剪辑师,老谋子御用“金剪刀”,先后剪辑过《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活着》。
老谋子转型探索商业大片,转向和其他人合作,而杜媛去年剪了《疯狂的石头》,证明宝刀未老。
“我的想法就是一个点,爽!两个字,暴爽!节奏一波接着一波,快慢适当,也能来点抒情,但只能在节奏间隙,必须从头到尾保持住节奏。”
和于东聊了《太阳》,沈善登更加坚定了《督公》的创作思路。
醋这东西,喝多了受不了。
没有饺子就要饿肚子。
当然,沈善登认为最好是有正餐!
然后想吃饺子有饺子,再配上特别喜欢的醋。
眼下2007年,舆论来说,后世被挤压到边角的声音,当下是成气候的。
《督公》没法营销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也没法营销明朝多伟大,观众会一脸懵逼,甚至被嘲讽。
观众也不在乎,皇权、官僚,或者土地资本主义什么时候兴起的,这些东西只能作为背景。
主线永远是故事,是剧情。
而且还要是酣畅淋漓的剧情,让观众看完情绪得到抒发,爽到了。
观众想回味,自然会去了解电影埋下的东西。
沈善登的要求很直白,也很具体。
杜媛道:“我会按照导演要求剪出来。”
她是西影厂的资深剪辑师,几个月前,沈善登会给她发出邀请,她还反复确定了几次。
这个决定太有争议了,北影厂肯定有人说闲话。
杜媛也是启动仪式之后,被沈善登创作思路打动,答应了下来。
这个决定现在看来,很对。
《督公》的素材按照拍摄计划完成,中影把最顶尖的设备给到了这部戏。
全国最顶尖的设备。
northlight高分辨率胶片扫描仪,davinci 2k调色台,搭配 tangent devices控制面板,顶级调色间环境,顶级的数字数字投影,以及大型san存储阵列和渲染设备.
就这么说,在剪辑领域深耕快三十年的杜媛,直接想住在剪辑室。
创作灵感爆发,动力满满。
沈善登感知到杜媛的工作热情,心中一定。
北影厂的资深剪辑师,沈善登担心不受控制,给他找事,万一碰到坐地虎,对抗起来,不知道耽误多少时间。
要是时间充足,沈善登有把握迎接挑战,可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还要考虑电影风格问题,他必须要自己的意志得到贯彻,所以剪辑师要有能力,也要好沟通,杜媛就是比较好的选择。
沈善登自己也会剪辑,但他不可能作为主力。
因为他要忙的太多,配音、配乐,以及宣发,还有特效团队,并不比拍摄期间轻松。
至于些许争议,并不重要。
电影只要成功,付出的所有代价都是最小代价。
后期步入正轨,沈善登也忙疯了。
家里。
餐桌上。
“你这比拍摄还忙。”大蜜蜜吐槽。
这些天,见沈善登都难。
除了爱她的时候,基本见不到人影。
“士兵0912!”
沈善登敲了敲桌子。
大蜜蜜翻白眼,躺在沙发上动都懒得动,腿悠闲的搭在了茶几上。
“你还真把家里当剧组了是吧,我告诉你,我不吃你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