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一拳轰出!建构!
马有德私下提醒。
“老板,有点不对劲。”
马有德说起了自己的发现。
《督公》在舆论上面临着三股声音。
一股是把《督公》打为愤青电影,一股和极端民族主义挂一块,另一股是将《督公》的成功归结于猎奇视角。
闻言,沈善登无语。
还是来了。
随着电影热映,到了次周,电影独特的文化影响力,更多观众聚焦电影细节。
发现细节真不少!
主角超级英雄人设,各种配角也很有魅力,电影呈现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把卫所制当做国营厂、集体公社来塑造的,南方经济文化生活空前繁荣,各种小报满天飞。
观众看的爽,但敌人很难受。
沈善登想了想道:“应该是愤青、猎奇这个声音大,有组织?”
马有德连忙掏出笔记,拿起笔,做好记录准备:“老板英明,确实如此。”
沈善登道:“民族叙事,不到万不得已,外面是不会支持的。”
后世玩这套,也是没办法了,军事爱好者都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力量。
新式装备爆出来,军迷也变成了军盲。
可想而知,敌人何等绝望。
顾不得取舍,只要有用,甚至只要看起来有用,看起来能赢就会用。
而将《督公》和愤青进行符号捆绑,这在《战狼2》也出现过。
一部其实并不激进,甚至还有点偏软的电影,被塑造成了极端。
日新月异的后世,快十年,还是有一群人咬着不放,可见一斑。
至于猎奇,则是放大《督公》的边缘属性,定义为边缘、黑暗、暴力,将《督公》的成功,往边缘猎奇上靠。
强调《督公》成功是因为边缘、猎奇视角,既是用来抢功的,也是尽可能带歪《督公》成功的真正原因。
《战狼2》亦有体现。
同档期有更主旋律的,但还是把《战狼2》简单归因为主旋律,忽略了扎实的剧本,精良的制作,爽快的剧情。
“你有什么想法?”沈善登问马有德。
马有德道:“我觉得要堂堂正正,我们电影票房不断攀升,放大积极的声音即可。”
“然后放大敌人批评的声音。”
沈善登心想你也就会这两招了,摇头道:“放大积极的声音很对,但不要陷入自证陷阱,这些声音本身就是一种干扰,不是为了探讨。”
“具体如何做,我会示范一次。”
刷刷刷!
马有德手自笔录,重重点头。
天津路演。
走出影院,团队防线恰好出了问题。
跑得快的记者冲了过来。
“沈导,有质疑你过度营销,消费国民感情,你怎么看?”
“《色戒》,垃圾!”
沈善登伸出手,比出韩国手势:“《色戒》,垃圾!一点没用,直接打爆了的废物!”
“不如路边一条狗!”
提问的记者为之色变。
周围的记者们兴奋的嗷嗷叫。
昨天还是阴阳怪气,今天直接点明了。
沈善登应对很简单,谁让他自证,他就打《色戒》。
吃饭碎觉打《色戒》!
他强他有理!
《色戒》弱,那就活该!
广州路演的吴京团队。
《督公》实际票房破亿直接刺激了吴京。
毕竟,这部戏他有十分之一的份额。
真没想过这么赚!
有朋友恭喜他,称他有眼光,还说什么就算赔了也不亏,直接和沈善登搭上线,和中影搭上线。
吴京苦笑,当时真没想这么多,只是想做一部好电影。
谁曾想《督公》成功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成功,是龙飞九天那种。
和观众交流,话赶话,吴京直接喊出:“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然后发现现场氛围热烈,于是每到一个影院,吴京就喊一句。
在天津的沈善登团队得知后,就觉得,有点喜感。
打汉奸海报就位,南北路演团队无声配合,再加上中影首批增加的拷贝到位。
《督公》周三单日票房,在有高清盗版流出的情况下,依然破千万,1300万!
稳如泰山!
甚至实现了小幅度增长!
这说明,打汉奸就能爆票房!
只要打,露头就打,打就能赚!
舆论对于《督公》团队的发言,还有路演的各种报道不说。
博纳。
于东只有一个想法,他命苦啊!
命真苦!
原来打汉奸作用这么大!
《督公》为什么成功,不就是打了《色戒》了吗,沈善登越骂《色戒》,电影成绩越好,说明什么?
越打汉奸,越有票房。
曾经有那么一个机会,摆在于东面前,打的也是《色戒》,但是导演废物,亏了千万。
转念,于东又乐了起来。
“真要赚回来了。”
沈善登没吹牛逼,《督公》真要把他在《太阳照常升起》上亏的钱赚回来了。
而且于东已经看出来了,制约《督公》票房的是基础建设,胶片拷贝的数量不足。
《督公》三四线城市票房增幅远超一线城市,但三四线城市没多少影院。
不过工作日走势来看,《督公》破两亿应该没问题,能给他好好回血。
“唉,续集份额.”
于东又感觉自己命好苦,他暗示、明示了多少次,沈善登满口答应,可一到合约,就没下文了。
于东很清楚,行业资源上,他能给的,中影都能提供。
除非来点衣炮弹。
周五一早。
沈善登已经到了东北。
周奇峰穿着长绒羽绒服,兴奋道:“初步统计,周四,单日票房1880万!”
中影拷贝陆续到位,工作日持续逆跌。
真就是有拷贝,就有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