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吴掌柜心里有我!
在请刘牙郎之前,李二郎先按吴掌柜的吩咐,前往鱼市买鳜鱼。
师徒俩在此期间继续准备中午的菜料,吴铭顺便询问徒弟的家世背景。
了解清楚后才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默认他知道谢父,敢情谢家是东京的“食品业大亨”,外行人没听说过很正常,做餐饮的不认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谢家主营食品运输,准确地说,是将外地的水产、果品等珍贵食材运进京师出售;副业是经营酒店,内城十二家正店,谢家独占其三。
谢父行事素来低调,对外皆以高阳正店掌柜自居,尽管酒店只占谢家商业板块很小一部分,且他鲜少亲自打理。
家里有多富谢清欢也说不上来,她只知道父亲为她准备的妆奁不会少于一万贯。
“一万贯……”
“让师父见笑了,这点妆奁在师父看来自然不值一提。”
你对你师父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一万贯,若按购买力换算,相当于700万人民币!
吴铭早就听说宋人嫁女往往会准备丰厚的妆奁,或是出于结亲的目的,或是为了女儿的幸福考虑,毕竟,妆奁若是太过寒酸,势必会影响女儿在夫家的地位。
多少士大夫嫁女嫁到穷,苏辙便是其中之一,后来苏轼在给章惇的信中提及此事,还替弟弟哭穷:“子由有五女,负债如山积。”
今天正好反过来,多少家庭娶亲娶到穷,天价彩礼频上热搜,天价嫁妆反倒不多见了。
吴铭心里感慨,接着问:“家中可有人在朝为官?”
谢清欢摇头:“嫡系里没有,倒是有几个远房族亲在朝中挂着虚衔,皆是些无足轻重的闲差罢了。这些年被父亲遣出去结亲攀附的族女不少,可夫家亦算不上显要。”
至于家中的关系网如何,父亲同哪些高官贵胄交好,她便不是那么清楚了。
谢清欢知道师父乃神仙下凡,不食人间烟火,谢家不过是俗世富商,自然入不了他老人家的法眼,此前未曾听闻再正常不过了。
她细细讲解的同时不禁生出一丝幻想:待师父得证大道时,若能带着她一起飞升仙界就好了,哪怕让她在师父手底下当个“老干妈”也行啊……
这时,李二郎自鱼市归来,放下鳜鱼,径往巷西寻刘牙郎。
刘牙郎家住不远,亦是吴记川饭的常客。
撞见昔日恩师那夜,他喝醉了拉着吴掌柜的手,胡乱地说话。
次日醒来后,虽已将昨夜放下的狂言忘了个七七八八,自己的失态却记得一清二楚,只觉羞惭不已。
他虽入了牙行,骨子里终归带着几分读书人的酸气。
所幸吴掌柜并未拿此事取笑他,此后连提都不曾提过一句,若非昨日碰见李行老,复又谈及那晚在店中所见,他几乎要怀疑是自己在做梦。
刘牙郎由此更觉得吴掌柜非同一般。
吴掌柜声称要将吴记川饭做成七十二正店之一。
他还是太保守了。
过去这一个月,光是刘牙郎亲眼目睹的,便有不下十位士大夫及其家眷在吴记用饭,狄小官人更是每日必至,这已非寻常正店可比。
吴记川饭眼下还只是一家小店,待吴掌柜做大做强了,又该是何等光景!
这一天迟早会来,刘牙郎对此深信不疑。
因此这段时日,每至酉时,他便会去吴记川饭点一份套餐,顺便同吴掌柜闲聊几句,刷点存在感。
当李二郎敲开他家的房门,请他去吴记川饭品鉴新菜,刘牙郎知道,自己的计策见效了。
吴掌柜心里有我!
刘牙郎不禁喜形于色,当即应邀前往。
眼下还不到用饭的时辰,店里只一桌客人,却是两个妙龄女子——咦?竟有几分面熟……
“何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