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吴铭的移动餐车
苏颂颇有些感动,他不过吃顿便饭,吴掌柜竟特意以一等琉璃杯款待,此等深情厚谊,焉能不动容?
二人举杯浅尝,冰冽清甜的凉茶入喉,喉间不禁溢出一声轻叹,顿觉暑气消退大半。
再看那盘中菜肴,更是惊艳!
诸般菜蔬俱切作细丝,品类之多,难以胜数。
光是苏颂识得的,便有芹菜、菠菜、黄菜、豆芽菜、莲藕、香菇……翠绿、深绿、鹅黄、金黄、嫩白、深褐、橙红等诸色交织,油光水亮,煞是好看。
好一个东京什锦,当真如似锦!
滋味如何暂且不论,吴掌柜这用料是真足,同样是五十文,这不比大相国寺的素蒸鸭馋人多了!
苏颂迫不及待地举筷品尝。
入口咸鲜打底,细细咀嚼,只觉爽脆无比,兼有黄菜的清香、芹菜的多汁、豆芽菜的清甜、菌菇的清鲜、藕片的甘甜……诸般滋味在口中交织,层次繁复却又统一,咽下后略带回甘,直教人回味无穷!
待荤菜上来后,二者搭配着吃,既下饭又解腻!
苏、喻二人本就是来干饭的,一桶米饭眨眼即尽,兀自意犹未尽。
“金玉满堂——”
这时,李二郎掀起布帘而出,将最后一道菜呈上桌。
两人的目光霎时被盘中的亮色牢牢吸引住!
热气挟裹着清爽的田园气息扑鼻,略带着谷物的甜香,青翠、金黄、橙红三色交织,干净、纯粹,在油光和水汽映衬下,越发的鲜艳亮眼。
苏颂盯着盘中辨认了好一会儿,他自认为对各色作物颇有了解,可这三色菜蔬,他竟有两种不识,忙指着红黄二菜询问:“此二者为何物?”
李二郎按吴掌柜的嘱咐作答:“此乃红萝卜和玉米,皆是吴掌柜家乡特产。”
“哦……”
苏颂仍觉得疑惑,他虽非蜀人,可蜀人所馔书籍他读过不少,怎的从不见述诸文字?
喻言举勺笑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只要滋味好,管它是何处所产!”
扭头对李二郎道:“烦请再上半桶米饭。”
说罢舀一勺金玉满堂送入口中,顿露惊喜之色,连声称赞。
苏颂见状,也赶紧品尝,但他不似喻言那般囫囵,分别夹起玉米粒和红萝卜丁送入口中。
玉米粒软糯甘甜,内里裹有汁水;胡萝卜丁脆中带韧,略带草木清气。
又将三色菜蔬一并送入口中,但觉三种截然不同的清甜在舌尖上交织,食材的清新本味尽数释出,端的清爽可口!
苏颂更觉疑惑,这红萝卜和玉米若是类同鱼腥草也就罢了,分明滋味上佳,何以不曾在别处见过?
我大宋水运陆输,勾连南北,纵是岭南的荔枝亦可送至京师,蜀地虽远,运输不过多些时日罢了。
怪哉!
他素喜钻研探究,何况药食同源,此二种菜蔬是否有药用价值也未可知。
苏颂又细细辨认另三道菜肴里的食材,他不识得的竟不在少数!
同这些稀奇食材相比,琉璃杯反倒显得平平无奇了。
吴掌柜到底是何来历……
苏颂本欲一探究竟,忽又想到:吴掌柜假借“无名”二字自隐于市,用意便是隐其来历,令食客专注于食物本身。
此等境界,委实令人心折!倘若自己执意穷究其底,岂非徒显俗气,反负了吴掌柜的一片匠心?
唔……
也罢,先吃饭罢!
李二郎新呈上的半桶米饭,二人亦转瞬食尽,末了将杯中残余的凉茶饮尽,皆发出满足的轻叹。
唠嗑时间!
吴铭掀帘而出,见礼寒暄罢,笑问食后感。
“妙极!倘使天下素馔皆能达此境地,日日食素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