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小七娘的食后记(二合一)
五人中数排行第二的吴谋识字最多最机灵,探店之事自然非他莫属。
吴谋心里是不以为然的。
这东京城里敢拿琉璃杯待客的食肆,哪个没有靠山?他兄弟五人之所以逍遥至今,并非藏得有多隐秘,实乃深谙一个道理:不能招惹的人千万不要招惹。
只不过,倘若真如那雏儿所言,嘿,那便是老天爷赏饭,合该干一票大的!
先溜到城郊僻静河湾处,草草涮去一身腌臜污垢,见附近一户人家的晾衣绳上搭着几件布衫,便翻进院中,顺手牵走。
稍一乔装,倒也有了几分落魄行商的模样。
他大摇大摆地朝朱雀门外的麦秸巷走去。
巷子深处果真藏着一家不起眼的饭店,门口悬一块新制的匾额,吴谋扫见那落款和印章,立时心头一凛。
稳住心神,不动声色地步入店堂。
他特意挑了饭时前来,料定这时食客最多,正好借人流遮掩。
可此间的生意未免太过红火!
不仅店堂里座无虚席,店外竟也候着一群翘首以盼的食客,这光景,便是正店也难得一见!
踏进店门的刹那,浓郁的饭菜香气霎时扑了满面,吴谋接连咽几口唾沫,腹中也咕噜作响。
他佯装随意地四下扫量。
但见满堂食客,几乎人手一只晶莹剔透的琉璃杯!质地纯净无一丝杂质,做工上乘,绝非俗物!
更令他惊讶的是,店中食客形形色色:既有斯文儒雅的华服官人,亦有精壮豪气的江湖客,角落那桌竟还围坐着六七个身着公家皂衣的官差!
吴谋忙收敛目光。
毕竟匪盗出身,他虽乔装易面,仍不免做贼心虚,手心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这位客官——”
吴谋扭脸看去,一个铁塔般魁伟的伙计迎上前来。
此人生得虎背熊腰,浓密的络腮胡子掩去大半张脸,唯独露出一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直直盯着他,仿佛要将他看穿!
张关索这些年走南闯北,什么人没见过?吴谋虽做了乔装,但那步子、那眼神、那从骨子透出来的凶戾气息却是藏不住的,对方甫一进店,张关索立时便嗅出来了。
再看他进店后不寻伙计,只顾四下张望,行迹更是可疑。
于是张关索拦下李二郎,自己上前招呼。
“——小店客满,若是用饭,请先取号在店外等候。”
说着,他递出一块掌心大小的小木牌,牌上刻着一个醒目的“八”字,这是吴掌柜特意请木匠定制的排号牌。
吴谋略显迟疑,那诱人的浓香直往他鼻子里钻,勾得腹中馋虫直叫唤。
也罢,来都来了……
伸手去接,却没能从对方手里接过来。
微微皱眉,指上随之加力,木牌却纹丝不动!
好哇!
吴谋不再留手,暗暗咬牙全力一拔!
那木牌依旧牢牢捏在对方指尖,稳若磐石!
吴谋霎时变了脸色。
好硬的功夫!
他心下暗忖:真要动起手来,我在此人手下,决计走不过三招!
“客官前头尚有七桌,须等些时辰,若是中途改了主意,离去前还望将木牌归还。”
张关索的用词依旧客气,只是口吻略显强硬。
吴谋当即松手,敛起惊色,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既如此,那我改日再来品尝贵店的美味。”
说罢,几乎是逃也似的离了店门,直到挤出巷口,那浓烈的饭菜香气仿佛还在追他,肚子里的馋虫叫得更响亮了。
“鸟的!”他朝地上啐口唾沫,“这破店的饭菜真他娘的香啊!”
张关索收起排号牌,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类似的食客他明里暗里已劝退不少。
不过,自打将欧阳学士亲笔题写的那块匾额挂出来,动歪心思的食客便少了许多。
吴铭对此一无所知。
三天后,郑荣喜再次来吴记排队买粥,顺便告知吴掌柜陈贵的死讯:“昨日在蔡河里发现了他的尸身,各处都搜过了,不见琉璃杯,应是遭人劫财,丢了性命。”
郑荣喜丝毫不觉得意外,那日他亲眼看见陈贵钻进了无忧洞,揣着宝贝独闯贼窝,能全身而退才是咄咄怪事。
只是那贼人的死状着实有些惨不忍睹。
这些细枝末节倒不必告知吴掌柜,总之,此案算是彻底了结,主犯已死,两个从犯也已刺配沙门岛,他终是不负狄小官人所托。
吴铭轻轻点头,虽然心里纳闷,却并未置评。
他岔开话问:“今日仍要及第粥?”
郑荣喜笑道:“今日尝尝另一种!”
“好嘞!”
……
筹备狄家乔迁宴时每样蒸菜都多备了十来份,吴铭每日挑两样在店里卖,限量十份,定价自一百文到三百文不等,价钱虽不便宜,销路却极好,往往一上新便遭哄抢一空。
当然,吴铭并未忘记和欧阳修的约定,也匀出一份让仆从带回去给醉翁尝鲜。
说起来,欧阳修叫的“外卖”分量是越来越足了。
起初只是要一壶酒和一碟生米,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加一盘卤味,如今每日给他送三四道菜犹嫌不足。
仆从笑道:“从贵店带回去的菜不止是老爷的下酒,早已成了桌上的主菜,三个小官人每日都盼着晚上这顿哩!”
两日后,狄咏再度登门,一进店便嚷嚷着要吃蹄羹。
“吴掌柜!今日可有蹄羹!”
那日爹爹揍他揍得格外狠,连娘亲都拦不住,分明是在别处受了气,趁机拿他撒火!
幸而他在军中历练过,还算皮糙肉厚,更兼年轻气盛,恢复力强,区区臀疾,躺个两三天,又是一条好汉!
虽然挨了顿毒打,狄咏却毫无悔意,那日家宴着实惊艳,至今忆起仍唇齿留香。
唯一的遗憾是错失了蹄羹,听闻此羹滋味甚美,连王副使都赞不绝口。
“没有!”灶房里传来吴掌柜的喊话,“蹄羹不作市售!”
“不市售,只单独给我做一份,我挑个清静的时辰来品尝,如何?”
狄咏等了半晌,灶房里才传来回话:“那便请小官人中秋再来!”
中秋!
还得等半个多月!
狄咏心头疑惑,一份蹄羹何以要等这许久?
却没再讨价还价,以吴掌柜的性情,讨价还价也不过是白费口舌。
好菜不怕晚,中秋就中秋!
……
转眼半个月过去,吴掌柜那边竟一点动静也无,何双双有些坐不住了。
莫非是我会错了意?
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