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秦虚默默听罢,半晌后开口说道:“我准备当面同六弟谈一谈。”
……………………………………
宋王秦玄异军突起,属实出乎不少人预料,令大家感慨他深藏不露。
相较于储君秦虚的恶名,宋王秦玄的问题在于名望不够。
虽然此前他谈不上特别低调,甚至有贤王之名,但对大乾百姓来说,他的存在感依旧稀薄。
不过,在朝廷中枢高层,宋王秦玄快速弥合了之前各派的分裂,使得大家可以开始一致对外。
此事同样打乱姜皇后、姜相国许多部署。
“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了,否则高原上再下来人,情况会更糟。”相国姜志邦徐徐说道。
皇后姜望舒则叹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如此,多想无益,去准备吧。”
他们姜家此前已经结下不少仇家。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他们如今退不得,否则即便秦虚、秦玄兄弟不追究,将来也有的是仇家来算账。
“云州郡王等人自然是强援,但他们自身的心思也活。”姜望舒轻声说道。
姜志邦颔首:“臣明白。”
“嗯,你去吧。”姜望舒言道:“苏师姐来了,我这边要招待。”
姜志邦:“苏掌门亲自过来,我们又多几分把握。”
他行礼告退之后,姜皇后转而前往另一间偏殿。
在那里,已经有人等候,乃是个外貌年龄看上去只三十岁左右,面容姣好目光平和的女性道家真人,身着一身黑色的道袍。
见到姜望舒前来,对方当即行礼:“贫道苏知微,见过皇后娘娘。”
姜望舒连忙还礼,并口称掌门师姐。
来者正是道门北宗当代掌门,苏知微,一位道家二品武圣。
双方落座后,苏知微虽然不知道姜皇后和其堂兄姜相国此前聊过什么,但结合宋王秦玄取代太子秦虚的最新消息,她不难猜出事情大概:
“终究要走这么危险的一步了么?太过执迷,不合修道。”
姜望舒轻叹:“全族上下,只算近支,拢共也要几百上千口人了,我实在于心不忍。”
道门北宗掌门苏知微闻言,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们道门北宗之所以相助,除了因为姜望舒入北宗门下修行之外,也是考虑到将来道门北宗的发展。
一如当初佛门北宗因女帝而大兴一样。
当然,另一方面,女帝身殒之后,佛门北宗随之盛极而衰。
风险与机会总是并存。
………………………………
徐永生一行人通过武关,穿越重重秦岭大山,低调来到关中。
到这里,各方面情报都更灵通及时许多。
而就在此期间,帝京城内再次风云突变。
先是宗室一方走马换将,宋王秦玄取代太子秦虚的地位,快速得到大量的支持。
但太子秦虚在表面的妥协之后,快速离开关中帝京,径自前往河洛东都,并将那里占据,令大乾东、西两京形成并立且对峙的格局。
在这里,他成功稳住威望颇高的老相国燕文桢,并通过燕氏一族继续联系西北重镇之一的朔方节度使黄永震。
只是朔方同河洛中原之间,被关中、河东之地隔开,彼此很难相互照应。
而背靠蜀中的姜家和北方三镇一起针对关中京畿,一走汉中一走河东,开始两面夹击。
双方都互斥对方是反贼。
虽然高元一离开帝京去寻访失踪的乾皇秦泰明,但秦玄一方统合禁军、朝臣、宗室三方面力量后依旧高手如云。
相较而言,即便有道门北宗相助,姜家仍然势单力孤,底蕴不厚。
可北边除了有大乾皇朝北方的强悍边军之外,甚至还有原本依附大乾的异族势力。
北海、乌云、白山、黑水北方四国,皆有大量强者和精兵一同南下,随大乾河东、河北、两辽的官兵一起行动。
有皇后和国相背书,北方集团自称勤王,秦玄等人才是反贼。
与之相对,大乾皇朝的大江以南,除江州宋氏外,自杭州越氏、苏州吴氏和荆州楚氏向下,大小家族过半一同行动起来。
虽说没有明着举起反旗,但江南大部对如今的大乾朝廷来说,趋近于半独立状态。
在帝皇缺位,中枢争斗的情况下,江南乱象显得也不是那么荒诞,只是规模扩大太过迅猛,令不少人意外。
身在关中的徐永生看着相关消息,一时间哑然。
之前还横扫四方异族,看上去蒸蒸日上即将攀登新高峰的盛世大乾,因为一个人的发疯,转眼间就盛极而衰,眼瞅着步入乱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