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港岛中枢与星网黎明
1995年1月8日,港岛太平山的星河总部顶楼,张德坐在视频会议桌前,三台29寸彩电並排显示著东京、巴西、柏林的实时画面。工藤静香的影像出现在左侧屏幕,她身著白色工装,身后是东京鋰电池工厂的生產线:“电解液纯度波动导致良品率下降至82%。”张德转动手中的铅笔,根据2025年记忆推算:“启用横滨备用原料库,派技术组检查京都化工运输管道——可能有人篡改质检报告。”他的声音通过带密码锁的卫星电话传到东京。
右侧屏幕切换到巴西里约贫民窟,卡洛斯站在燃烧的算力货柜前,身后是浓烟滚滚的铁皮屋:“黑帮袭击导致1024个节点瘫痪。”张德调出地图,指尖划过圣保罗的標记:“从圣保罗调拨500个备用货柜,用星河安防系统置换当地社区的治安保障。”他顿了顿,补充道:“给每个参与救火的居民发放星幣奖励。”
正前方的电脑屏幕上,柏林的莉娜正在演示萤火虫无人机的避障测试。无人机在废弃工厂內穿梭,摄像头传回的画面突然卡顿。张德立即指出:“螺旋桨气动布局需要调整,参考1991年的黑蜂无人机设计。”莉娜点头记录,金色短髮在灯光下闪过。
上午十点,港岛太空通信中心的警报响起。谢尔盖的影像出现在黑白电视上,背景是圣彼得堡的雪景:“俄罗斯军方回收了列寧格勒的次声波残骸。”张德的旧疤微微刺痛,他拿起红笔在地图上圈出明斯克、华沙、伊斯坦堡三个城市:“通知陈启明,重点监控这三个黑市,悬赏星幣收集带镰刀標记的设备情报。”
与此同时,深圳工厂的老黄通过对讲机匯报:“新到的瑞士蚀刻机频繁死机。”张德盯著监控画面,看到蚀刻机雷射头闪烁不定:“把雷射功率下调12%,1994年款冷却系统承受不了高负荷。”老黄俯身调整参数,机器的蜂鸣声逐渐平稳。
中午十二点,定期明星合作会议开始。李英爱的影像出现在屏幕左侧,她负责的济州岛项目遇到环保抗议:“渔民投诉声波勘探影响捕鱼。”张德调出环保评估报告:“將勘探频率减为每天4次,在海岸部署声波驱鱼装置——参数已经发你传真机。”他转向首尔的李富真:“三星手机提前上市,我们需要应对价格战。”
李富真推了推眼镜,身后是首尔智慧型手机生產线:“成本压缩空间有限,降价会影响研发投入。”张德胸有成竹:“开放星河手机的开源系统,允许第三方厂商定製界面,同时推出工藤静香联名樱款,搭配限量钢印表。”他看到李富真露出疑惑,补充道:“开源能吸引开发者,联名款可以维持溢价。”
会议结束前,东京的奈美提出无人机电池问题:“续航时间比设计少30分钟。”张德闭上眼睛,回忆2010年代的电池技术:“试试在电极涂石墨烯,虽然成本高,但可以申请军工补贴——谢尔盖能帮忙搞定。”
下午三点,张德接入港岛总部的客服热线。巴西少年的声音带著哭腔:“我家附近的星网信號断了!”张德调出里约贫民窟的节点地图,发现信號盲区位於港口附近:“派萤火虫无人机投放临时中继器,给这个用户赠送半年免费算力——让他成为我们的社区联络员。”
在深水埗,陈师傅的机械防病毒模块工厂正在扩產。张德通过街景摄像头看到工人们组装设备:“拨20%產能生產民用防盗锁,定价500星幣以內,附赠安装视频教程。”周寻在对讲机里確认:“目標用户是小商户和普通家庭?”张德点头:“技术民主应该惠及每个人。”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傍晚时分,元老院紧急会议召开。威尔逊残余势力在暗网兜售声纹克隆服务,已有节点遭仿冒攻击。张德展示新设计的加密方案:“声纹密钥每天自动变化,就像每天换一把锁芯,同时在开源社区公布漏洞,让全球用户帮我们找问题。”元老院成员纷纷点头,卡洛斯竖起大拇指:“这招妙,用群眾的智慧打败黑客!”
午夜零点,张德独自坐在办公室,看著窗外的港岛夜景。工藤静香端来热咖啡,杯身上新刻的“xh-1995-01-08”钢印清晰可见:“今天处理了17起危机,你该休息了。”张德摇头,展开全球產业地图:“星河现在有237个分支机构,明天要启动铱星计划合作——我们需要卫星中继器扩大星网覆盖。”
工藤静香皱眉:“参与摩托罗拉的项目?他们会允许我们植入中继模块吗?”张德轻笑:“用技术入股,我们提供地面接收设备,他们提供卫星频段,互利共贏。”他指著外查戈斯群岛的標记:“公海建国需要全球通信网络,这是关键一步。”
视网膜投影突然弹出匿名消息,附带一段模糊视频:萨默斯在列寧格勒光学机械厂展示声纹炸弹,背景中有巨大的镰刀齿轮標誌。张德握紧咖啡杯,旧疤传来灼烧感——这是镰刀组织与克格勃关联的铁证。
工藤静香看著视频画面:“他们想控制所有机器?”
张德点头:“所以我们要让星网覆盖每个角落,让每台设备都有抵御病毒的能力。”他站起身,看著窗外的萤火虫无人机群:“明天还要处理东京供应链纠纷、柏林无人机升级,以及元老院的星幣匯率爭议……”
凌晨两点,张德躺在沙发上,调出加点面板將智力提升至66。脑海中浮现出白天的种种挑战:巴西的节点重建、首尔的营销策略、柏林的技术改进。他知道,每一次决策都在拉近与取代世界500强的距离。
窗外,萤火虫无人机闪烁著微光,在港岛上空编织出一张看不见的网络。张德闭上眼睛,梦见公海之上的科技帝国,而港岛,正是这帝国的心臟,源源不断地向全球输送技术民主的血液。
新的衝突在暗处酝酿,匿名消息的发送者“莫斯科-1974”依然神秘,镰刀组织的下一次攻击可能隨时到来。但张德清楚,只要星网的节点足够多,技术民主的根基足够深,任何阴谋都將在星火燎原中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