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山道绞杀与商业核爆全景
张德狠狠踩下油门,银色丰田皇冠如脱韁野马撕裂港岛山道的夜雾。三架涂著和记黄埔標誌的贝尔206直升机低空悬停,探照灯柱如巨型蟒蛇的信子,在车顶编织出明灭不定的光网。
工藤静香猛地伸手按住仪錶盘,樱发卡从鬢角滑落,露出夹层里米粒大小的防丟晶片——那是1994年星河安防推出的首款民用定位装置,此刻却成了引狼入室的催命符。
“抓好液压缓衝扶手!”张德的声音混著引擎轰鸣,带著不属於这个时代的冷静。他拇指按下方向盘中央的星河徽標,嵌入式车载屏幕骤然亮起幽蓝光芒——
这台改装过的1994年款导航系统,核心算法源自他前世记忆中2005年才普及的gps卫星定位技术。
工藤静香瞪大眼睛,只见柏油路面上突然浮现流动的绿色箭头,那是提前部署在废弃船厂的“星河-1型”无人机群,正通过无线电波实时投射逃生路线。
贝尔直升机的驾驶员瞳孔骤缩,手忙脚乱地拍打热成像仪。屏幕上,原本单一的汽车热源竟分裂成七个等高线热源,像被稜镜折射的光束般四散开来。
张德冷笑一声,指尖摩挲著方向盘边缘——三年前,他在旺角电子市场用走私的苏联军工元件,偷偷改良了汽车尾气催化器,能將废热转化为七个模擬热源,完美復刻后世“量子残影”技术的欺骗逻辑。
深圳文锦渡海关大楼的萤光灯下,关长捏著放大镜的手微微发颤。匿名快递箱里倾泻而出的货运单上,每一个像素级的微雕纹路都清晰显示著和记黄埔的物流编码,甚至连某港府要员1993年的签名批註都纤毫毕现。“立刻联繫香港廉政公署!”他猛地扯下老镜,镜片上倒映著窗外逐渐亮起的晨曦——这些用星河微雕技术刻写的铁证,足以將四大家族的商业版图掀翻在地。
香港联交所的电子屏前,西装革履的操盘手们集体失声惊呼。和记黄埔的股价如陨石坠落,15分钟內触发三次熔断机制,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张德瞥了眼车载收音机,耳机里传来周迅冷静的播报声:“恒基科技声纹锁发布会突发技术故障……”他嘴角扬起冷笑,想起三天前让谢尔盖把脉衝干扰器藏进发布会音响的场景——那台干扰器的原型,正是他前世拆解过的2001年美军电子战设备。
星河生物实验室的红色警报灯爆闪,镰刀组织的僱佣兵踹开防爆门,迎面撞上金属摩擦的刺耳尖啸。三十台工业机械臂从天板轰然降下,末端的微雕钻头泛著冷光,像极了科幻电影里的杀人机器。
为首的僱佣兵举起ak-47扫射,却见子弹打在机械臂上溅出火星——这些本用於雕刻晶片的精密仪器,表面覆盖著1994年尚未量產的碳化钨涂层。
“他们触发了b-07防御协议!”张德通过监控器转动旋钮,工藤静香看见他后颈的微雕状疤痕突然绷紧。实验室地面突然裂开网格状陷阱,僱佣兵们尖叫著坠入下方的钢刺阵列,而天板同时降下防弹玻璃幕墙,將倖存者困在中央。
“每个地砖都是压力传感器,”张德低声解释,“三年前设计实验室时,我就预留了十八种防御模式。”
山道180度急弯处,张德猛打方向盘,皇冠车身倾斜至惊人的30度角。工藤静香听见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哀鸣,看见后视镜里直升机旋翼掀起的气浪將路边桉树连根拔起。
张德突然侧身,一颗子弹擦著他耳际飞过,在车窗玻璃上留下蛛网状裂纹——他的动態视力精准捕捉到枪手扣扳机时手指的颤动,髖关节提前0.3秒做出反应,这个动作改良自他前世玩《极品飞车》时的肌肉记忆。
“抓住这个!”张德扔来一个金属罐,工藤静香接住时发现是星河微雕部门的石墨粉罐。她想起上个月在实验室见过的演示:这种直径0.1微米的石墨颗粒,能让1994年的雷达系统彻底瘫痪。
当她拧开罐口的瞬间,维多利亚港方向突然腾起上百朵烟——新义安的兄弟们正將石墨粉装入特製烟筒,在夜空中织出遮天蔽日的银色烟幕。
贝尔直升机的驾驶员终於意识到不对劲时,星河无人机群已组成密集的菱形阵列。每架无人机的腹部都掛载著帆布包,里面装满从走私船上缴获的石墨粉——这是张德根据前世“石墨炸弹”原理改良的土製武器。
“让他们尝尝失明的滋味。”张德按下遥控器,工藤静香看见天空中绽开无数银色蒲公英,直升机的仪錶盘瞬间被雪点覆盖,驾驶员在绝望中发出非人的嘶吼。
第一架直升机撞上山崖时,火光將张德的侧脸映得通红。
工藤静香看见他后腰渗出的血跡,这才想起他早晨说过旧伤復发。“撑住!”她扯下丝质围巾,试图为他包扎,却在触碰到他后颈疤痕时猛地缩回手——那道疤痕的形状,竟与星河科技的“xh”徽標分毫不差。
香港廉政公署的车队衝进和记黄埔总部时,李兆基正对著落地窗外的维多利亚港发呆。
办公桌上的星河电子表突然响起蜂鸣,屏幕上跳出一行小字:“您的基因数据已被解密”。
他颤抖著翻开表盖,看见內侧用微雕技术刻著的日期——2025年12月31日,那是他前世死亡的日期。
张德靠在星河科技的屋顶围栏上,看著工藤静香在楼下接受媒体採访。她颈间的珍珠吊坠轻轻晃动,里面存储著他用未来记忆编写的声纹密钥。
远处,周寻举著星河首款翻盖手机向他挥手,那款手机的摺叠铰链设计,灵感来自他前世见过的2019年某品牌概念机。
“张总,”工藤静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下一个目標是哪里?”
张德转身,目光越过港岛天际线,落在公海方向隱约可见的外查戈斯群岛上。后腰的旧伤仍在隱隱作痛,但他的嘴角扬起自信的微笑——
因为他知道,藏在货柜里的鋰电池技术、无人机设计图,以及那份標註著“2025年科技树”的蓝图,正隨著货轮驶向远方。
“下一站,”他轻声说,“是让时间追上我们的脚步。”
此时,维多利亚港的夜空绽放出璀璨烟,每一朵烟的中心都闪烁著星河微雕的標誌。
工藤静香忽然想起张德曾说过的话:“每个时代都有属於它的刻刀,而我们的刻刀,叫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