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隱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淒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內视,望之儼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諦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綺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饈叠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謔喧譁,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
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
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
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