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羽也忍不住好奇的说:“不会吧?
百草厅可是百年老字號,东家也是医药世家。
听说以前还出过好几位御医。”
虽然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她的意思。
人家好几代的医药世家,会找你一下游方郎中买药?
聂鹏飞也不反驳,转移话题的跟几人聊起家常。
聊了一会,聂鹏飞忽然又问:“上次给你们的书,家里小子背的怎么样了?”
一句话把几人都问沉默了。
还是贾张氏期期艾艾的说:“哎呀,小聂兄弟,你那书太难了。
我家东旭背了好久都没背会。”
孙秋羽也说:“就是就是,我和老刘也不识字,全靠閆老师教了那么久。
结果我家光齐,还有大茂,两个人背了好久,就是记不住。”
刘冰燕说:“你们的还能去背,我家柱子可好。上了快两年学了,让他背个书。
上一会儿还在看书,一回头的功夫再看,已经趴在那里睡著了。
醒了还说什么,看著这书睡觉,睡得真香。
气的我恨不得给他几棍子,竟隨他爹,光长肉不长脑子。”
几句话说的,一院人笑的合不拢嘴。
聂鹏飞也是无语,就没一个能成气的。
聂鹏飞说:“得!看来你家柱子真不是读书的料。
不过书是要读的,厨子也要识字的。
不然连个菜单、菜谱都看不懂,怎么行?”
然后又跟其他人说:“你们家孩子也是,多少还是要读写书。
不说学的多好,起码要能读能写。
现在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如果不识字,以后想找个好工作都难。”
贾张氏惊讶的问:“不会吧?有那么严重?
聂兄弟,这个院里,就你最有见识,跟我们说说唄。”
聂鹏飞郑重的说:“不信你们想想,老刘和易中海,也干了不少年钳工。
为什么一直还是初级工?”
孙秋羽急忙问:“为什么啊?我家老刘平时工作也很认真,可是就是一直提不上级。”
聂鹏飞说:“等老刘回来可,你问问他,加工图纸能不能看懂?加工的数据会不会计算?
就我所知的,钳工技术到中级以上,就必须会看图。
有的还要会计算加工数据,能看出来图纸有没有问题。”
几人都忽然觉得,没想到当个工人也这么难。
聂鹏飞说:“再比如说,你看那些大铺子找学徒。
为什么都是找那些年龄小的?就是因为年龄小的脑子活学东西快。
当学徒第一天就要先学认药材,然后就要识字,把药材名字和药材能对得上。
要是不识字,药柜上的字都不认识,抓错了药,可是要出人命的。”
眾人又是一阵沉默。
贾张氏忽然哭了:“那我家东旭这辈子不就完了?”
几人同情的看著贾张氏,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贾张氏一个寡妇,能带著孩子勉强活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初小贾不上学,不就是因为贾张氏没钱?
聂鹏飞想了想给她出了个主意:“东旭今年也13了。
不行就找个地方当学徒,哪怕没有工钱,好歹能学一门手艺。
日后学手艺的时候,在慢慢学著识字。
任何一门手艺,学到最后都少不了读书识字。
要不然一辈子也就是个小工,根本成不了大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