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冬天历来是寒冷乾燥、多风少雪。
进到12月之后,夜间气温就能达到零度以下。
聂鹏飞这些天也没有出门,一直在家里查阅,最近一年半的所有报纸。
北平自从沦陷后,市面上许多报社,都因为纸张供应问题,陆续停刊。
除了附逆的《时言报》,也就剩下华北偽政府办的《晨报》,
大汉奸吴菊痴跟鬼子合作经营,自己担任主编的《进报》,还在正常发展。
其余如《新民报》、《实报》、《民眾报》、《庸报》、《新天津报》五家,也只是勉强维持,规模在不断缩小。
聂鹏飞从造纸厂挑挑拣拣,买回来许多旧报纸。
虽然已经不全,可还是认真查阅。
尤其是去年八九十三个月的报纸,聂鹏飞看的最仔细。
可惜一连几天都一无所获,聂鹏飞心里逐渐变的沉重。
现在只能寄希望於,他登的寻人启事,能起到效果。
这天聂鹏飞正在家里,继续翻看著旧报纸。
忽然听到有人大喊:“快来人啊!”
聂鹏飞急忙出门查看,原来是杨瑞华要生了。
聂鹏飞大声稳住慌乱的眾人,让刘冰燕和张秀芳回屋去烧热水。
然后跟贾张氏说:“贾家嫂子去找接生婆。”
又让孙秋羽去屋里陪著李秀兰。
又让赶过来的谭老太,带著许大茂、刘光奇回后院。
又喊来贾东旭交代说:“你现在赶紧去学校叫閆老师回来。”
贾东旭答应一声急忙跑出去,刚才杨瑞华的样子可把他嚇坏了。
聂鹏飞在门口看了一眼,杨瑞华的状態还算好。
本就生过一次,又有孙秋羽在旁边陪著,倒是没有慌乱。
聂鹏飞不好进屋,就在门外说:“嫂子安心等著,接生婆一会儿就到。东旭也去学校,叫老閆回来了。”
杨瑞华说:“谢谢小聂你了,这院里没个男人指挥真不行。”
聂鹏飞说:“我就在院里待著,有事叫我就行。”
没多大会儿,贾张氏就带著接生婆回来。
聂鹏飞想了想又对贾张氏说:“贾家嫂子去我厨房,给閆家嫂子熬锅小米粥。”
贾张氏誒一声,就进了聂鹏飞厨房。
聂鹏飞实在不放心,这时候的生育条件。
本来北平的医院就少,后来又被鬼子强占。
导致本就昂贵的医疗费用,又破新高,根本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
除了少量富人,普通老百姓,都是在家里,找接生婆帮忙接生。
而接生婆大多没有卫生安全意识,全靠平常经验积累。
所以以前总是说,生孩子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
正想著的时候,閆阜贵急匆匆跑进院里。
看到聂鹏飞在院里坐著,屋里不停传来使劲的喊声。
閆阜贵才稍微安心点儿,擦了擦额头的汗,才向聂鹏飞道谢。
聂鹏飞说:“写有什么好谢的,邻里帮个忙应该的。再说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閆阜贵一边口不应心的,跟聂鹏飞说著话,一边紧张的看著屋门。
接生婆喊著让送热水,刘冰燕和张秀芳正好,端著热水送过来。
好在一切顺利,差不多一个小时,屋里听到孩子哭声。
没一会儿接生婆出来,閆阜贵急忙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