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河的手术方案敲定后,这里暂时就没沈默什么事了。
不过他从神经外科病房悠悠离开时,心中仍有些感慨和忧虑。
若说他之前费尽心思,想要帮助李宝河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是出於自己要发表个案报导的考虑。
那么这几番近距离接触下来,他都有些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了。
不过,他很快又收拾好心情。
因为他还清楚,在李宝河的手术正式开启之前,还有个难题横在面前——那就是mri的技能熟练度不够。
正如他之前对周伟东说的,ct的判读固然重要,但mri对人体血管和神经的辨识,却更加清晰。
这两者就好比医生的左右手,互为补充,却又无法互相替代。
李宝河术前要完善mri检查,沈默更是要亲自仔细研读他的mri片,再结合ct结果,把李宝河颅內重要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摸得透透的。
只有这样,手术时才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血管和神经损伤。
在那个年代,“三维重建技术”和“立体定向活检技术”还没有开展。
医生往往只能根据ct和mri的结果,凭藉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空间想像力,把二维的数字报告,在脑海中构建成三维的解剖图像。
再预想操作路线。
如果说只凭ct引导,沈默有九成把握知道张文斌完美操作的话。
那么在完善了术前mri並充分评估血管和神经走行后,这个把握至少能提升到九成五!
“但技能该怎么提升呢?”
沈默盯著自己经验並不充裕的系统面板,心里隨意地念叨了句:“加点!”
可惜,系统很快传来一阵毫无意义的反馈:“经验不足”。
“看来,想要將mri判读熟练度提升到高级,凭藉现在这392点经验,还远远不够。必须得再想点办法,搞搞经验值了。”
“可是周末也没义诊,病房里那几个病人,又实在薅不出羊毛了……”
“对了,其他科!?”
沈默心里正琢磨著,忽然,余光不经意地瞥见不远处的一个指示牌。
“是了,我可以去影像科学习下,找个老师指导阅片,说不定熟练度就能往上涨了!”
想到此处,他的心情忽然振奋了许多,就差哼起了歌。
他脚步轻快,风风火火地朝影像科办公室走去。
…
…
周末的影像科,不管ct还是mri,一般都不会安排急诊之外的检查。
所以整个办公室都冷冷清清的,只有两个值班医生坐在电脑前,眼睛盯著屏幕,打著哈欠,时不时往嘴里灌两口可乐,百无聊赖地加著班。
“咚咚”……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沈默轻轻敲了敲门。
待他听到里面传来一声响应,才推门而入,紧接著,脸上忽然露出了一种亲切又自然的笑容。
“刘师兄,没想到你还在!这可真是太好了!”沈默一眼便认出了长得有些潦草的刘正,当即加快脚步,挥舞著手臂,笑著走到了他身旁。
刘正吹了吹自己额角的碎发,眼眸一抬,瞧见是沈默,顿时眉头微微蹙起,闪过一丝不悦和警惕。
像沈默这张帅脸,就算站在人群中、墙角里、天板、甚至是车底下……都很难让人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