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渐渐平息,按照原来的计划,他们本应严肃批评教育一番。
然而,考虑到刚才发生的事,他们担心杨老板还会做出类似的事情。
他们深知,上级派他们来的初衷只是协助,並非主导。
他们的地位全依赖於杨老板及员工们给予的信任和尊重。“既然这样,这件事就別再提了,大家继续努力工作。”
两人简单说完便迅速离开,显然要商討对策。
待两人远去,前厅员工才开始抱怨:“杨老板,这两人是什么来头?刚来几天,凭什么对我们鸿宾楼指手画脚?”
“何师傅厨艺出眾,如今去清华大学进修,凭什么他们几句话就把何师傅赶走?”
听著大家的不满,何裕柱心中感慨,他知道眾人对他仍有情谊。
但他明白,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公方经理带来的新政策会让鸿宾楼大变样。
这些话他自然不能明说。
不过在杨老板耳边,他已经委婉提醒了几句,虽然没直说,但也分析了当前形势。
杨老板听了柱子的话,对此並不太在意。
他看了看何裕柱和李保国,点头道:“好了,先干活,其他事回头再说。”
眾人散去后,何裕柱陪著师傅和杨老板在屋里聊了些事情。
离开鸿宾楼后,师徒二人私下交谈。“柱子,你在大学里適应得如何?”
何裕柱点点头,“刚考完试,快放寒假了。
上次给师娘的药膳方子效果不错吧?过几天我带雨水来看您。”
“行啊,你这孩子很懂事。
这件事不用太放在心上,要是缺钱了,直接找师傅就行,咱们是一家人,別见外。”
“师傅,您放心,我以前攒了不少工资,都不完呢。”
师徒两人聊了几句后便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清晨,何裕柱起了床,做好早饭,等雨水吃完后,让她在院子里看书休息。
小学已放寒假的小雨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而何裕柱还得去学校领取成绩单。
骑车到清华大学后,他將车停好,走进教学楼,找到教室。
一进去,他就注意到同学们正在热烈討论,这並不奇怪,因为今天是期中考试成绩公布的日子。
这些从全国选拔来的优秀学生经过半年努力,现在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
然而,当他进入教室时,不少目光投向了他。
江文辉立刻跑过来,“柱子,你终於来了!”
他语气兴奋,目光不停地打量著何裕柱。“怎么了,江兄?”
平时江文辉虽不算安静,但绝不像此刻这般激动。
就在他准备开口时,孙教授走进了教室,他立即收住话头,拍拍何裕柱,示意稍后再谈。
何裕柱回到座位上。
看到孙教授抱著一摞试卷进来,大家都明白这是要宣布成绩了。
孙教授走上讲台,环视下方,表情比平时略显紧张。
他的视线在学生们中间扫过,最终停留在前排的何裕柱身上。“何裕柱同学。”
听见自己的名字,何裕柱立刻站起来。“这次机械理论考试的第一名是何裕柱同学。”
孙教授没多说,先是在眾人面前宣布了这一结果。
听到消息,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何裕柱,隨后孙教授递给他一份试卷。“你先上来一下。”
见此情景,何裕柱虽有些不解,但仍走上讲台……
何裕柱站在讲台上,台下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还有孙教授。“何裕柱同学,请为大家讲解试卷最后三道大题。”孙教授轻声开口,话音刚落,他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采。
何裕柱听到后並未多想,拿起试卷瞄了一眼。
说实话,他对题目已没什么印象,当时考试时他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如何解答,所以记忆不深。
並且为了確保万无一失,他把能想到的所有解法都写上了,现在看来,效果很好,三道题都没丟分。
於是他展开试卷,开始向同学们阐述题目的背景及原理。
同学们起初有些疑惑,孙教授为何会让何裕柱来讲题,难道他自己不能讲吗?毕竟何裕柱怎么可能比孙教授讲得更好呢?然而当何裕柱连续讲出三种解题方法时,台下的学生们都震惊了。
这怎么回事?
后三道机械理论的大题,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完全理解,私下討论时能弄懂一道就觉得很自豪。
没想到何裕柱不但弄懂了三道题,还分別找到了三种不同的思路。
更令人惊讶的是,听完他的讲解后,同学们都恍然大悟!
大家都是通过高考进入清华的,基础还是不错的,只是思维还需要磨炼。
不过,同学们渐渐明白了孙教授为何让何裕柱上来讲题。
与此同时,一旁听讲的孙教授眼中难得地流露出讚赏之情。
批阅试卷时,孙教授一眼便注意到柱子的答卷。
作为机械理论考题的出题人,他对学生们的能力水平再清楚不过。
说实话,即便是天资聪颖的学生完整解答最后三道大题,他也未必会如此惊讶。
然而,柱子在那三道难题中的分析方法与解题思路,令孙教授颇为讚赏。
若这样的理论思想出自一位工程师之手,他或许不会觉得稀奇,但出现在刚入校半年的学生身上,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即便是在自己这个年纪,孙教授自认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学术高度。
出于谨慎,孙教授决定亲自检验柱子的真实水平。
他將卷子拿给何裕柱,请他详细解释一遍。
通过观察他的表现,孙教授確认,柱子確实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其理解深度远超同班同学。
讲解结束后,孙教授说道:“柱子,你的解题思路很出色。
放学后若有空閒,欢迎来我办公室交流。”
江文辉全程见证这一幕,此刻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柱子,原来你不仅成绩优异,机械理论更是满分,连孙教授都特別邀请你讲题。
看来你一直深藏不露啊。”
周围几位同学也投来好奇的目光,儘管入学时已知柱子为班级第一名,但谁能想到他竟有如此实力?即使是从初中輟学,仍取得这般成就,实在令人佩服。
这次测验无疑让大家认识到自身与优秀者之间的差距,信心並非决定一切的关键。
何裕柱並未因表现出色而变得傲慢,他笑著对大家说:“我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这次大概也是运气好罢了。“对他而言,与同学们保持良好关係远比出风头重要。
果然,看到何裕柱的態度,其他人心里舒坦不少,对他更多的是心生羡慕。
站在一旁的江文辉观察著这一幕,眼神微动。
此刻他更理解父亲在家提及何裕柱时的態度了。
这柱子確实与眾不同,是个值得深交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