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隱瞒大家是因为不想和他们有太多交集,也怕在学校时出问题。
现在快毕业了,手上有六级工程师证,毕业后会直接进入研究院工作。
那时,院里的人对自己影响不大。
而且很快就要结婚了,到时候人多嘈杂,大家迟早会知道。
厂长清了清嗓子说道:“何裕柱同志,你的名声很大啊!孙主任出差时提到过你,你可帮了轧钢厂大忙,是我们厂里的英雄。”
厂长一开口就是高度讚扬,完全没有架子。
他知道柱子是六级工程师,將来的发展绝非自己这个小厂长能及。
旁边的易忠嗨看柱子的眼神愈发困惑。
这是怎么回事?柱子什么时候在外面上清华大学的?那高级工程师又是什么?
何裕柱礼貌地回应厂长的话:“这离不开两位老师的指导和工友们的努力,我只是做了点小事。”
“何裕柱同志,你太谦虚了!”
厂长笑著拍拍他的肩,“老孙和你提过事了吧?走,先去食堂吃饭,吃完再说。”
“听厂长的安排吧。”
何裕柱语气平静。
此时,孙胜利將目光投向易忠嗨,神色犹豫。
按照道理,易忠嗨本可以离开,因为下面是在进行厂长与何工之间的对话。
然而,得知易忠嗨与何裕柱同住一院后,孙胜利对两人的关係產生了疑虑。
幸好厂长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主动走了过来。“老易,你是厂里的资深员工,你今天提到的事情我已知晓,我会慎重考虑。
这样的机会很多,但大家都是工人家庭出身,需要公平竞爭。”
看到何裕柱后,厂长的心情似乎不错,对晋升一事也稍微鬆了口。
但这並非仅针对易忠嗨和贾东旭,而是面向整个轧钢厂。
目前,轧钢厂確实有一批符合条件的工人到了晋升阶段。“厂长,谢谢您!您费心了。”
易忠连忙道谢。
作为六级钳工,他原本没奢望太多,只是希望有机会,他会认真教导贾东旭,在考核时展现真才实学。
……
红星轧钢厂,二食堂。
二楼的招待厅內。
何裕柱帮忙端上了最后一道菜。“师傅,您还没吃饭吧?一起吃吧!”
李保国,现任二食堂主任,负责准备这顿招待餐,这是厂长特意安排的。
李保国也没想到会在厂长的招待餐上遇到柱子。“对对对,李师傅,您也辛苦一天了,来,和何裕柱同志一起吃吧。”
孙胜利在一旁说道。
李保国闻言,也不推辞,坐下后,何裕柱挨著他师傅坐了下来。
厂长孙胜利寒暄几句后,因何裕柱不饮酒,便未再提及此事。
品尝了几口菜餚,何裕柱不禁讚嘆:“师傅,您的厨艺愈发精湛了。”
身为烹飪行家,他尝过一口便忍不住夸讚。
儘管当年李保国因国宴大厨失礼之事消沉多年,但他终究是天才。
或许家庭添丁增福,心境有所转变,他的厨艺相比以往更加精进,如今已接近早年参加国宴考核时的巔峰状態。
李保国听罢露出淡淡笑意,却未与何裕柱多谈,因为他们隨时可以聊天。
今日这顿饭,是厂长特意邀请何裕柱来的。
再次用餐后,厂长率先开口:“何裕柱同志,我之前去学校时应该跟你提过吧?最近你为轧钢厂设计的图纸让衝压工具机產能翻倍,上级还专门发文表扬了我们厂。
不过,近期几位主任发现,虽然生產效率提高了,但其他环节出现了问题……”
听完厂长的话,何裕柱眉头微皱,意识到厂长邀他来的原因。
產量提升虽好,却仅是单一环节的进步。
在机械与工业领域,全面发展全流程才是关键,上下游技术需同步推进,否则会面临诸多问题。
例如,即便產能大幅提升,若原料加工跟不上,依旧无法突破瓶颈。
机器一旦启动,停止运转就会產生损失,所以儘管衝压工具机有所改进,但轧钢厂其他设备仍停滯不前,导致部门间配合失调,浪费增加。
得知这一情况后,轧钢厂管理层既焦虑又无奈。“何工,我们知道您能力出眾,这次请您来,就是希望您能指导我们车间改进工具机图纸。”
孙胜利在一旁也说道。
全面升级:六级工程师的实力展现
红星轧钢厂的六级工程师何裕柱,在私下接触的工程师中已属顶尖。
此前因组织生產任务及客观因素,车间曾停工,他们才得以向清华大学寻求专业帮助。
然而,如今设备损耗与升级的问题难以再通过这种途径解决,因为可用的人才资源有限,且每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工程师都有明確的工作安排。
即便身为厂长,面对当前状况也不免焦虑。
何裕柱听闻此事后,主动提出第二天去车间实地查看具体情况。“厂长,孙主任跟我提过这件事,我会儘快处理。”何裕柱说道。
儘管他的话留有余地,但孙胜利和厂长听后却感到安心。
他们深知何裕柱的能力,若他都无法解决,那几乎就没有其他希望了。
何裕柱的话让厂长和孙主任放鬆了许多,席间的气氛也变得融洽。
李保国坐在一旁,静静地享用这顿饭。
无论是柱子与几位的交谈,还是厂长和孙主任过来寒暄几句,他都保持沉默,这符合一位资深厨师的行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