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灭亡的原因太多了,分不出个主次。
何青心里面拍了个顺序,开口道:“朝堂斗爭,皇嗣早夭,少帝继位,太后临朝,外戚干政,宦官乱政,天灾爆发,羌人之乱,黄巾起义...”
这一连串的原因並不完全,真要算的话,大到天灾人祸,小到制度的弊端,一个都跑不掉。
三言两语根本说不完。
何青喜欢歷史不假,私下也了解很多,但不是专门研究歷史的专家,许多原因连他也不清楚。
蹇硕听的呆住了,胆战心惊的看了看皇帝。
好在皇帝没什么反应,生怕皇帝动怒。
何青见皇帝没说话,询问道:“还有很多,陛下要听吗?”
“罢了,你给我讲讲何进死了以后的事情吧。”刘宏心力憔悴,缓缓摇了摇头。
何进是个蠢货,但他依旧任命何进为大將军,因为没有別的人选了。
主要因为何进的身份,他不是世家出身。
至於董太后所在的董氏外戚,一群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还不如何氏外戚。
何青嘟著嘴道:“上次我说到董卓入京,这次就从这里接上。”
张让、赵忠等人投河自尽,十常侍之乱得以平息。
少帝与陈留王在卢植等人的护送下回京,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董卓带领兵马赶到,他的到来让很多人察觉到危机。
董卓之所以出现在雒阳附近,还是因为前面何进召外兵入京,但何进后来下令,各地外兵原地驻扎,不得隨意进入雒阳地界,董卓的到来明显违反何进的旨意。
这时候的董卓还没有不臣之心,见到皇帝和陈留王后立即行礼,並解释他是护驾来的。
这个时候皇帝如何说话,就是很重要的了。
然而少帝刘辩惊嚇过度,语无伦次,天子的威严尽失,反而是陈留王刘协对答如流,替少帝打了圆场。
董卓没有说什么,不过他看出少帝与陈留王的区別,这为他日后废帝的行为埋下了种子。
虽说董卓是带兵来的,但是人数不多,眾人照旧回宫,这一路上不少公卿都寻了过来。”
刘宏皱起眉头道:“董卓带了多少兵马?”
“三千兵马,甚至不到三千。”何青伸了个三的手势。
“三千人?你確定?”刘宏呵了一声,明显不信。
何青凝重的点头道:“確定,就是三千人。”
刘宏见何青不像说假话,不由倒吸一口气,不过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原因。
董卓来的太突然,再加上雒阳刚刚经歷一场斗爭,十常侍和大將军全部死亡。
上天给董卓创造了机会!
真想不到仅仅三千人马,轻鬆的拿下雒阳。
何青等了一下,见皇帝没有发问,继续讲道:“雒阳的所有部队加起来足够震慑董卓,因为何进身死,导致这些兵力群龙无首。
丁原也在此时带兵入京,何太后提拔丁原为执金吾,想要与董卓形成制衡。
或许是董卓早就有了想法,也可能是他身边有人指点,他先拉拢雒阳的军队,北军五校、大將军府的军士,以及卫尉、光禄勛麾下的军队。
董卓这个人很有能力,依靠军功起家,又参与平定黄巾起义,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况且他对士兵很仗义,得到不少將士的信任。
这些原本属於何进统领的將士,在董卓的拉拢下,逐渐偏向和加入董卓。
除此之外,董卓命令士兵於夜间离开雒阳,白天大张旗鼓的进入雒阳,营造出凉州军正不断进入雒阳的假象。
丁原虽然试图对抗董卓,奈何他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丁原麾下的主簿名为吕布,此人驍勇善战,董卓暗中收买吕布,诱杀丁原,一口气吞併丁原带来的并州军。
由於董卓曾任并州刺史,所以并州军不牴触董卓,成为董卓的助力,隨著这一番的运作,雒阳的军队竟在不知不觉间被董卓完全掌握。
董卓藉此机会,杀死一大批反对他的人,以武力震慑朝堂公卿,开始了专权之路。”
刘宏听完愣了数息,而后暴跳如雷,狠狠的砸了几下桌子,吼叫道:“废物,蠢货,简直是一群蠢货!”
雒阳的兵力不少,只不过较为的分散。
朝堂上那么多的公卿,竟无一人出来主导局面,硬生生让董卓一个外来者成为最后的贏家。
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平日里一个个懟他懟的不亦乐乎,面对屠刀也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怎么到了董卓这里,个个不吱声。
往日的风骨、傲气去哪了!?
刘宏越想越气,真想给公卿们立马来上几刀。
“陛下息怒。”蹇硕赶忙上前搀扶。
刘宏大口喘著气,气哄哄的坐在那,刚刚坐下去,突然笑了出来,笑声中充满无奈与心酸。
那些人的操作,真把他气的不轻。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发笑。
何青试探性的问道:“还往下说吗?”
“说,我要看看这些人究竟能蠢到什么地步。”刘宏忧愁的看著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