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官场的曹操满怀理想,试图整改不良风气,他任雒阳北部尉之时,下令处置了蹇硕的叔叔。”
这一时期的曹操,不学无术,游手好閒,但初出茅庐不怕虎,得罪了不少权贵。
用后世的话讲,年轻人太气盛了。
蹇硕隨著何青的讲述,想起了那段过往。
他当时找过曹操,希望高抬贵手,结果这人跟王允一个样,硬是不给面子。
要知道当时的环境,宦官权倾朝野。
刘宏笑呵呵的看著蹇硕道:“这件事当时在雒阳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曹操因此得罪了许多人,我也是从这个时候注意到了他。”
“臣的叔父违反律令,应当处置。”蹇硕態度很端正。
事情过去了那么久,早就放下了。
何青撇了撇嘴道:“曹操是宦官之后,雒阳的权贵见他不念及宦官之情,都知道这小子动了真格,共同挤兑走了他。”
在任何时代,得罪权贵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当时的大背景是第二次党錮之祸,士人与宦官不死不休。
曹操最后只是调离雒阳,可见宦官的背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何青深吸一口气道:“曹操被派到了东郡的顿丘县当县令,后来由於您废了宋皇后,曹家和宋家沾亲带故,曹操受到影响被免官,免官没多久,因为他精通古学被重新启用,当上了议郎。
青年的曹操经弹劾宦官,开始向士人靠拢,他本来就不受父亲的待见,所以拋弃了宦官的背景,后来爆发黄巾起义,曹操也参与平叛,因军功被升为济南国相。
济南国这个地方,堪称宦官大本营,从上到下各级官员与宦官沆瀣一气,之前的济南国相与宦官同流合污,曹操任职以后果断出击,將济南国的风气给改了。
曹操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宦官权贵,惹怒了许多人,他明白继续这么干的话,家里有人也保不住他,朝廷后来把他调到了东郡,他就辞官回家了。”
从这些事跡不难看出,青少年时期的曹操,虽然不著调,但心中的理想很明显。
宦官祸国殃民,那他就打击宦官。
刘宏淡淡点头道:“想不到这个曹操这么有胆量,济南国那地方可不好干,济南国的国相与十常侍有牵连,曹操也是十常侍之后,但没有与宦官合谋,反而整治风气,做的確实很不错。
当初他任议郎的时候弹劾很多人,又为陈藩、竇武平反,我一直没动他,有意培养他对付宦官。”
何青嘿嘿笑道:“是滴,光和五年,陛下下令公卿检举官员,曹操与陈耽、刘陶等人一起上书,结果曹操没事,陈耽和刘陶被您给处死了。”
刘宏冷哼道:“一来是我想培养他,二来他是曹腾之孙,曹嵩之子,我不好对他动手。”
他信任宦官不假,可宦官私下里干的事情逃不过他的眼睛。
士人的力量太庞大,以至於他必须提拔宦官对付士人。
但宦官往往无法无天,所以需要扶持一批士人对付宦官,曹操就是他看中的人。
何青继续说道:“曹操辞官以后,再次復出就是188年了,当时冀州刺史王芬叛变,您决心组建西园军,打算培植一支强大的军队,您自称无上將军,任免蹇硕为上军校尉,统领整个西园军,而后又任免七人为校尉,受到蹇硕的管理,当时没有官职的曹操被袁氏与宦官同时点名,成功入选西园军,成为典军校尉。
这一时期的曹操已经是三十多岁了,步入了中年时期,从这里开始,就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西园军?无上將军?”刘宏听著无上將军的名號,尷尬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