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真!天上掉馅饼!
秘境核心,是天煌星武道界公认的、最珍贵的至宝之一。
其核心价值,在於其內部蕴含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之力”。
对於观海境武者而言...
想要打通精神海与外界的壁垒,构建芥子领域的雏形,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吸收足够多的“世界之力”作为引子与基石。
这一步,绝非单纯依靠天赋或苦修就能跨越。
无数惊才绝艷的观海境武者,便是因为缺少这一至关重要的“钥匙”,终生卡在瓶颈,无法窥见芥子境的门槛。
再加上秘境核心的出现毫无规律,无跡可寻,非孕育於特定环境,而是伴隨著秘境的湮灭或剧变,隨机诞生。
因此,曹云菲那句“一枚秘境核心的价值,等同於半位芥子境武者”,並非夸大其词。
对於一位观海境武者来说,秘境核心是突破的希望。
而对於一个势力来说,秘境核心的战略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而迄今为止裴总共得到过三枚秘境核心。
一枚,是程煜所赠,被他用来开启【平凡武道家】的传承。
另外两枚,则是师姐杨芊芊所赠的“见面礼”。
后者拥有【量子分身】这等逆天神通,分身亿万,无孔不入,极其擅长进行大范围的搜寻。
再加上平日处於破界军的特殊工作中,常年与各种秘境打交道,掌握著常人难以想像的秘境信息网络,这才能一次拿出两枚作为厚礼送给裴。
换做旁人,想都不敢想。
“除非神相境武者亲自出手,直接洞穿虚空,追溯本源.....:”曹云菲对裴烬坦言,
语气带著深深的无奈,“否则,普通的观海境,乃至芥子境强者,都极难准確定位並获取秘境核心。”
神相境?
裴心底一阵无语。
他到现在见过的神相武者,就只有方东云一人。
人家还记不记得他都不知道呢。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在普通人眼中,那是高悬九天的星辰,无法企及的存在..:::
“而且:
、
曹云菲补充道。
“一枚秘境核心的出现,往往意味著一个秘境的彻底消亡或本源枯竭。
“对於神相境的大人物来说,他们需要权衡的,是整个天煌星人类群体的资源平衡。
“一位新晋芥子境的价值,在他们眼中,未必比得上一个稳定、可持续產出资源的秘境本身,所以神相亲自出手搜寻核心的情况极少。”
虽然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
不过裴烬在听完之后,还是忍不住心中一沉。
开启面板的第三传承,需要足足五枚秘境核心,他手里头现在只有杨芊芊给的那两枚而杨芊芊现在正在方东云身边,寻找突破芥子境的办法..:
暂时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裴炽眉头紧锁。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
“不过—”
就在这时,曹云菲突然话锋一转。
“你要秘境核心的话..:...我还真知道一个地方有。”
“嗯?”
闻言,裴猛地抬起头,一脸希冀地看向对方。
“还记得......星空会吗?”
曹云菲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拋出一个名字,语气带著一丝神秘。
星空会?
那个看星星的地下组织?
裴眨了眨眼睛,有些不解。
他脑海中浮现出当初在废弃天文台遭遇星空会的情景,那些穿著星图长袍、神神叨叻的成员.....·
这种组织,似乎和秘境核心这种战略级资源扯不上关係吧?
“你太小看星空会了。”
曹云菲似乎看穿了裴烬的想法,微微摇头,语气带著一丝郑重。
“人类对浩瀚星空的嚮往,是刻在骨子里的,真正的星空会,远非你看到的那么简单!”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
“星空会是一个横跨整个天煌星的庞大组织,核心层由一名会长和两名副会长组成。
“而这三位的实力....
“皆是......神相境!”
神相境?!还是三位?!
裴炽瞳孔微缩。
“所以,”曹云菲看著裴烬震惊的表情,缓缓道,“如果你需要秘境核心,星空会..:::.或许是唯一能稳定获取的渠道。”
“为什么?”
裴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一来,他们的立场特殊..
“你不能指望一个邪恶组织,去考虑什么本土的秘境资源平衡、可持续发展这种『大局”,他们行事,只遵循自身意志与利益。
“当然!”
曹云菲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
“更重要的是第二点!他们的秘境核心......来源与我们截然不同!”
“不同?”裴烬追问。
“没错!”曹云菲语气肯定,带著一丝震撼人心的意味,“星空会的秘境核心,並非来自天煌星本土的秘境!而是..::..来自外太空!
“星空会拥有我们难以想像的手段,能够直接定位、探索、甚至强行抽取这些天外秘境的“世界之力』,凝聚成核心!”
她看看裴烬,拋出了最关键的信息:
“而恰好..::..就在这段时间,星空会的会长,又从『天上”送下来了一批秘境核心!其中一部分,会流入天煌星东部分区!”
“天上......送下来?”
裴喃喃重复著这个词,感觉大脑有些岩机。
“你以为什么是神相境?为什么自打方东云创立东云州至今,都没有出现第二名神相武者?”
曹云菲忍不住轻笑一声,隨即正色道。
她目光灼灼,带著一丝嚮往。
“天煌星的武道体系,每三境一道天堑,神相境..:::
“那是真正超凡脱俗、近乎神魔的存在,他们的生命形態早已发生质变,其伟力足以扭曲空间,横渡虚空。
“对於这等存在而言,往返於天煌星与近地轨道,甚至更远的星域,就如同我们跨过一条小溪般轻鬆,將一批秘境核心从『天上』送下来,不过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