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方转让1965年款收割机的全套技术图纸,作价50万加元;
加方提供两名退休工程师为期半年的技术指导;
中方以等值的茶叶、丝绸和手工艺品支付30%的款项。
签字仪式后,协会主席布朗握著方青云的手说:“参赞先生,您是我见过最难缠的谈判对手。不过,我相信这是双贏的开始。“
当晚,方青云在给国內的电报中特別提到:“...通过华侨渠道可大幅降低採购成本。建议外贸部考虑在加设立专门贸易公司,由可靠侨商代持...“
就在农机项目取得进展的同时,方青云在一次侨团晚宴上结识了温哥华来的化工设备经销商周女士。
“方参赞,“周女士將他拉到角落,“我丈夫在bc省有家小型化工厂,最近想转行做旅游。厂里有一套完整的尿素生產设备,是德国六十年代的技术,不知道国內有没有兴趣?“
方青云心头一跳。尿素是农业急需的化肥原料,而国內產能严重不足。
“设备使用情况如何?“
“保养得很好,去年还在生產。“周女士压低声音,“关键是价格只有新设备的十分之一,而且...我有些渠道可以把技术手册'弄'出来。“
三天后,方青云派经济处的小王隨周女士飞往温哥华实地考察。考察报告令人振奋:设备状况良好,稍加改造即可满足国內需求。
隨著一个个项目的推进,方青云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白天拜访政府部门和商会,晚上整理报告、起草电报,常常工作到深夜。
周晓心疼丈夫,每晚都准备宵夜。这天夜里,她端著一碗热汤麵走进书房,发现方青云正对著墙上的加拿大地图出神。
“想什么呢?“周晓放下碗。
方青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我在想,除了农机化肥,还有哪些领域可以通过华侨网络突破。“他指著地图,“你看,温哥华的林木加工设备,多伦多的矿山机械,蒙特娄的轨道交通技术...这些都是国內急需的。“
周晓轻轻按摩丈夫的肩膀:“別太急,饭要一口一口吃。“
“时间不等人啊。“方青云嘆了口气,“国內现在...算了,不说这个。对了,安安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老师夸他英语进步快。“周晓笑道,“不过今天跟同学打架了,因为那个j国孩子说中国没有电视机。“
方青云摇摇头,既心疼又好笑。他起身活动了下筋骨,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下周蒙特娄华侨商会邀请我们去参加春节晚会,记得给安安准备套新衣服。“
一个月后,当方青云向黄大使匯报阶段性工作时,清单上的成果令人振奋:
农机採购与技术转让协议已正式签署,首批设备將於下月启运;
尿素生產设备评估完成,国內专家组认可,正在洽谈价格;
与三家华侨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作为中方採购代理;
建立涵盖农业、矿业、化工等领域的华侨专家库,共27人。
黄大使满意地点头:“国內刚发来嘉奖电。青云,这段时间做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