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车出发后,方青云回家帮著周晓给孩子们穿好衣服,又把剩下的被褥、锅碗瓢盆收拾好。何雨柱和许大茂一趟趟地往楼下搬,两人嘴上不停斗嘴,手上却一点不慢。
“傻柱,你捆的绳子行不行啊?“许大茂检查著第二车的货物,“別半路散了。“
何雨柱不屑地哼了一声:“老子捆的绳子,坦克都压不开!倒是你这板车,轮子都歪了,能拉到什剎海吗?“
“你懂个屁!“许大茂拍著板车,“这可是了两块钱租来的!“
方青云提著另一个小皮箱下楼,听见两人的爭吵,不禁莞尔。这些老邻居虽然平日里吵吵闹闹,但关键时刻绝对靠得住。
第二车装好后,方青云一家也准备出发。周晓牵著方寧,方明远蹦蹦跳跳地跟在何雨柱身边,不停地问关於小狗的事。
“爸,咱们能养什么狗啊?我想养只大的,像警犬那样!“
方青云把皮箱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用绳子固定好:“先养只小的,等你学会照顾了再说。“
一行人沿著朝阳门大街向西行进。清晨的北京城渐渐甦醒,自行车流如潮水般涌动,铃声响成一片。许大茂的板车吱呀作响,但確实结实,载著沉重的家具稳稳前行。
路过东四牌楼时,何雨柱指著路边一家早点铺:“青云,要不要给孩子们买点吃的?“
方青云看了看手錶:“先去新家安顿吧,一会儿我请你们吃午饭。“
“午饭包在我身上!“何雨柱拍著胸脯,“食材我都准备好了,就放在新家厨房。“
许大茂撇撇嘴:“就你那两下子,別把青云家的新厨房给点著了。“
“许大茂!“何雨柱又要发作,被刘光齐拦住。
“你俩消停会儿,“刘光齐无奈地说,“大街上呢,也不怕人笑话。“
拐进什剎海附近的胡同,环境顿时幽静起来。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鳞次櫛比,偶尔有骑自行车的人擦肩而过,好奇地打量著这支搬运队伍。
“就是前面那家,“方青山指著不远处一扇崭新的朱漆大门,“门楣上还没掛牌匾的那户。“
何雨柱小跑几步上前,推开大门:“嚯!真气派!“
绕过影壁,第一进院子豁然开朗。青砖墁地光亮如新,四角的石榴树修剪得整整齐齐。先到的刘光齐已经卸下部分家具,正在擦汗。
“青云,正房的地板我铺了毯子,怕刮。“刘光齐指了指屋里。
方青云点点头,提著皮箱径直走向东厢房。这里被改造成了书房,靠墙摆著一个崭新的保险柜。他输入密码,將两个皮箱里的文件小心地放进去,这才鬆了口气。
回到院里,何雨柱和许大茂正东张西望,满脸惊嘆。
“这影壁是古董吧?“何雨柱摸著上面的砖雕,“瞧这做工,少说百八十年了!“
许大茂则酸溜溜地说:“了不少钱吧?嘖嘖,这地面,这门窗...“
方青山笑著解释:“房子本身不算贵,主要是修缮了些钱。“
周晓带著孩子们去认各自的房间,方寧兴奋的尖叫声不时从后院传来。方青云招呼几位邻居:“进屋喝口茶吧,辛苦一早上了。“
正房的客厅里,林茹已经准备好了热茶和点心。何雨柱端著茶杯,却坐不住,东看看西摸摸:“婶,这家具是红木的吧?这雕,这包浆...“
方青山笑呵呵地说:“老物件了,从旧货市场淘来的。“
许大茂凑到多宝阁前,盯著上面的一个青瓷瓶:“这不会是古董吧?“
“仿的,“方青云淡定地说,“真的哪敢摆出来。“